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发明了菌草技术,因此被称为“菌草之父”。到九十年代,菌草技术从中国推广至非洲等地,为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让中国的“幸福草”和“致富草”在非洲大地落地生根。
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马拉佩5月23日表示,中国菌草旱稻项目在巴新农业和减贫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巴新政府将继续积极支持菌草旱稻项目发展。
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通过菌草技术培育出的杏鲍菇又一次获得丰收。这里的菌袋装的培养基不是以往使用的木屑,而是被称为菌草的草本植物制成的草粉。这种技术不仅能提升菌菇品质、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直接减少了木材砍伐量,仅“以草代木” 栽培香菇一项,全国每年可少砍树木2000万立方米。
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指导,中国经济信息社出品,泸州老窖·国窖1573全程支持的《讲述•中国故事》于2019年12月26日正式开播。在第五集《中国草 全球种——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中,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讲述了他如何通过菌草种植技术,帮助贫困地区脱贫、修复生态,并利用中国菌草技术的经验造福世界的故事。
显示 4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