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19年10月23日,在“我们的海洋2019”会议期间,“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与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在挪威奥斯陆联合召开了绿色“一带一路”与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主题边会。
人们普遍认为,南海各利益攸关方应搁置争端并合作保护过度开发的海洋自然资源,但这种合作方式尚未被建立。本文研究了是否可以利用各利益攸关方的海洋环境法律和政策中的现有相似点来建立这种多边合作的问题。
南海的海洋环境正以惊人的速度恶化。目前,这一海域没有总体性的区域环境保护制度。鉴于海洋环境问题往往带有跨境性质,东盟与中国之间在南海的合作至关重要。
印度政府中许多人认为,“蓝色经济”这个术语在概念上倾向于依赖海洋的经济发展。因此,印度的“蓝色”增长不太可能产生结果,除非它可以改善沿海社区的生活。此外,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南亚国家需要接受海洋吸收人类活动的能力已经满载的事实。
海洋环境面临着塑料污染、对海洋资源的不可持续开发,以及非法、未经报告和无管制捕捞活动(IUU)的威胁。海洋对东南亚国家和人民至关重要,因此,该地区不能让海洋环境继续恶化。
本文认为,海洋环境问题往往是跨界的,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不应成为促进海洋环境安全合作的障碍。因此,东盟与中国之间的海洋环境保护合作尤为重要。
本文评估了当前南海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并探索了改进的机会。本文还分析了南海环境为何是非传统的安全问题。通过考察南海环境恶化背后的原因及其对地区国家和人民安全的影响,本文认为,南海令人担忧的环境状况突显了有关国家加强合作的紧迫性。
显示 7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