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如何将中国的城市地区改造成更可持续的城市模式?作者建议把重点放在紧凑型城市和海绵城市上。
“海绵城市”创造了可以被水淹没的空间,这样的空间不仅能在洪水侵袭时留存下来,而且洪水过后还能欣欣向荣。
本文介绍了中国如何发展海绵城市,利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来帮助减少城市化和气候变化带来的灾害风险。
中国正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应对气候挑战。
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到2030年让全国80%的城市实现70%的降雨的就地消纳和利用。为使城市出现“海绵效应”,需要采取人工湿地、种植灌木、使用透水材料修建人行道和广场等措施。专家估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政府的“海绵城市”指导方针将至少花费1万亿美元。
中国的“海绵城市”计划到2020年,让80%的城市地区吸收和重复利用70%左右的雨水。不过,这一计划面临两个挑战:地方政府缺乏有效协调和整合这一复杂活动的专业知识;财政紧张。
显示 6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