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与中国、老挝及柬埔寨保持良好关系。作为与越南存在深厚历史渊源和政治联系的陆上邻国,这三国的态度对越南的领土完整、经济繁荣与政权安全具有战略性影响。湄公河正是维系越南与这些邻国关系的天然纽带。
近日,第146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圆满结束,参与行动的5艘执法艇与120余名执法队员完成既定任务,顺利返回各国。
12日至13日,大湄公河次区域便利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协定第八次联合委员会会议在海南海口召开。
11月13日2时02分,Y421次“中老铁路—云贵鄂”旅游专列从北京丰台站准时发出。
9月21日,第十届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学交流会暨第三届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学术交流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越南和中国代表团团长及代表通过“线+线下”方式参加会议。
当地时间2022年7月4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七次外长会在缅甸蒲甘举行。
湄公河是一个具有复杂水文动态的系统,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湄公河下游对湄公河的依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气候变化给水文模式带来巨大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到水资源的供应和农业生产力。
“从2016年到2022年,澜湄合作已走过六个年头。2021年,中国与湄公河国家贸易额达3980亿美元,同比增长23%,较2015年增长105%。”9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全球湄公河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卿对外表示。
记者12日从南方电网云南国际公司获悉,2022年1至6月,该公司通过多回110千伏及以上中国云南与越南、老挝、缅甸电网局部互联的跨境输电线路,累计完成进出口贸易电量1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24%。
据泰国世界日报2月7日报道,交通部长萨沙炎主持东北部发展政策整合小组委员会第1/2022次会议,对东北部20个府的发展政策进行整合。
虽然东盟仍然是东南亚关键区域组织,但它有时也难以应对一系列次区域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湄公河问题。湄公河是世界上最大最长的河流之一,是东盟今天面临更广泛问题的核心。
3月23日,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5周年纪念日。这一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启动以来,经历培育期、快速拓展期,已迈入全面发展新阶段。
40多年来,湄公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中国和缅甸在湄公河流域修建水坝的结果。湄公河上的水坝对鱼类种群构成威胁,并限制了河流所带的沉积物的流量。湄公河上的导航计划也给河流健康带来了风险。此外,气候变化亦在日益威胁湄公河,尤其是湄公河三角洲地区。
澜沧江—湄公河文化旅游交流暨中老柬历史古迹自驾游活动15日下午在昆明启动,旨在开辟澜湄跨境自驾游线路,探索澜湄旅游新形式,深化流域国家的文化旅游合作。
中泰两国旅游企业日前在泰国清盛县签订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清盛第一码头,携手打造湄公河流域跨境旅游产品。
澳大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实习研究员Nicole King发表题为《湄公河流域国家水能资源利用的合作与冲突》的文章称:水电项目的可行性越来越多地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特别是当这些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跨越国界时,湄公河流经六个国家,7200余万人居住在沿岸地区,应如何公平有效地利用它的水能资源?
胡志明市隶属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在湄公河三角洲东北、同耐河支流西贡河右岸。胡志明市商业发达,曾有“东方巴黎”之称。虽然市内没有独特的名胜古迹,但法式建筑较多,如饭店、教堂等,这些法式建筑具有浓厚的法兰西文化风格和很高的观赏价值。
当地时间2018年3月30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越南河内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工商峰会时,就“一带一路”倡议给次区域国家特别是工商界带来的机遇回答提问。王毅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是一个致力于促进合作共赢的阳光倡议,从一开始就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因此,“一带一路”合作具有鲜明的平等性、开放性和普惠性。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月10日下午在金边和平大厦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后,同会议共同主席国柬埔寨首相洪森以及老挝总理通伦、泰国总理巴育、越南总理阮春福和缅甸副总统吴敏瑞共同会见记者,介绍会议成果。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当地时间1月10日下午在金边和平大厦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并发表讲话。
显示 29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