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湄公河委员会发布了2份有关湄公河健康情况的报告——2007-2018年湄公河下游鱼类数量和多样性的现状和趋势、社会影响监测和脆弱性评估(2018)。其中一份报告关注湄公河鱼类种群的现状和趋势,另一份关注沿河民众的生活。报告指出,气候变化、过度捕捞和水电大坝开发的累积影响正在对依赖湄公河的民众产生不利影响。
澳大利亚国际事务研究所实习研究员Nicole King发表题为《湄公河流域国家水能资源利用的合作与冲突》的文章称:当讨论可再生能源时,最先谈到的往往是太阳能发电与水力发电,世界上有60多国家依赖水能,水力发电量占发电总量一半以上。然而,水电项目的可行性越来越多地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特别是当这些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跨越国界时,湄公河沿岸各方之间的争端就是一个例证,湄公河流经六个国家,7200余万人居住在沿岸地区,应如何公平有效地利用它的水能资源?
中泰两国旅游企业日前在泰国清盛县签订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清盛第一码头,携手打造湄公河流域跨境旅游产品。
显示 3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