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澜湄合作机制已成为促进地区和平、理解与发展的重要平台。尽管国际局势多变,但澜湄合作为成员国在经济、农业、能源、水资源管理合作等领域提供了务实合作机会,缩小了发展差距,创造了平等机遇。
7月15日至20日,澜湄六国澜沧江江源联合考察活动在青海省举行,来自澜湄六国的近30名水利专家探寻澜沧江源头并开展实地考察。活动由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和湄委会秘书处共同组织开展,外交部边海司、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等相关人员参与。
澜湄合作机制2016年启动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积极推动澜湄沿线国家交流与合作,构建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
柬埔寨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强万纳里认为,“澜湄合作机制重在推动务实合作,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增进相互了解,实现互惠共赢。”10日将在金边举行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将是加强政治互信、培育务实合作、促进地区全面互联互通的重要里程碑。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加强务实合作,推动GMS合作取得更大成果”。会议通报了GMS各领域合作进展,审议了《河内行动计划》框架、区域投资框架以及旅游、交通等领域成果,并发表了联合声明。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通过国家质量基础设施推动与澜湄国家的互联互通,巩固并促进澜湄合作机制惠及民生,为区域全面长期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十分必要,大有可为。
为使澜湄机制能够有效地改善各国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提高相关数据的透明度,特别是水坝影响方面的数据。最重要的是,湄公河流域国家必须弄清一个问题:能源生产的收益是否超过了随之而来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损失?
2015年启动的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正在成为湄公河委员会(MRC)和亚洲开发银行(ADB)大湄公河次区域集团的一个重要替代。中国已向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承诺了15亿美元的优惠贷款和10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这一新兴的替代性组织架构正在促进和规范一系列对地区居民福祉有很大影响的大规模水资源、能源和运输项目。
显示 8 条结果
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西安举行
中欧班列(西安)2025年开行超5000列
中欧班列“东通道”同江铁路口岸运量突破1400万吨
中国农业银行共建“一带一路”典型案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