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的灾害事件变得更加频繁,也更具有破坏力。生活在气候变化前沿的社区正面临死亡、基础设施受损和家园丧失的威胁。沿海灾害(如台风)带来的冲击还会导致复苏过程漫长,即使有可能复苏,也会带来长期后果。
一项关于地球气候变暖的新研究警告称,地球生态系统走向崩溃的速度可能比科学家原先认为的要快得多。
巴基斯坦国家灾害管理局27日说,6月中旬以来,强降雨在巴基斯坦引发的各类灾害已造成1033人死亡,1527人受伤。
据巴西里约热内卢州民防部门当地时间21日通报,位于该州的历史名城彼得罗波利斯20日再遭暴雨袭击,目前已造成至少5人死亡、多人失踪,数百人流离失所。
当前,全球自然灾害频发,各国都面临着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积极开展科技合作,携手应对灾害挑战,提升了相关国家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干旱、风暴、热浪、洪水和其他影响正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管理。如果任其发展,它们将侵蚀近几十年来取得的发展成就,让未来越发不确定和严重不平等。各国政府现在需要行动起来,投资于能对抗风险的基础设施。
制定财政规则的国家数量从1990年的7个增加到2015年的91个,以限制国家债务和/或预算赤字。本报告使用以前自然灾害的数据,调查了这些财政规则如何在危机后影响整体经济发展。
本文重点评估了灾害对增长的影响,重点是亚洲及其次区域。研究发现,严重灾害对太平洋岛屿国家的影响最大,会导致这些国家年平均增速放缓1-2%。
热带气旋“罗纳”5月15日袭击斯里兰卡,在该国引发严重的洪水和滑坡灾害。随着斯里兰卡重整旗鼓进行重建,评估人道主义援助和灾害响应活动的成效,以便使该国更好地为灾害管理作准备至关重要。
显示 9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