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电联)报告称,预计到今年底,中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比重将首次超过40%。
近年来,许多欧洲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能源结构中煤电占比不断缩小。然而,随着俄罗斯天然气供应大幅减少,德国、奥地利、希腊、荷兰等欧洲国家近日纷纷宣布,重开煤电厂或采取措施支持煤电。
我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电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承担保障我国能源电力安全的重要作用。
煤炭仍是中国基础电力的主要来源,但中国正继续绘制通过提高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实现可持续的能源自主的路线图。
今年以来,受煤炭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煤电企业发展面临困境。为全力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税务部门打出一系列稳煤价、降成本的“组合拳”,缓解煤电企业的经营困难。
近期,中国宣布将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专家认为,预计中国在海外已经在建的项目将不受影响,未来受到影响的海外煤电项目主要位于东南亚和印度,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倡议因照顾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要而继续受到肯定。
过去10年,中国煤炭发电投资覆盖亚洲大部分地区。如今,中国以外其他地区煤炭发电投资都在放缓。近年来,对于中国支持的煤电项目,被取消的拟议产能远远超过正在建设的产能。对受援国和包括中国在内的融资方来说,新增煤炭增长放缓是一个机会,可以全面转向零碳技术,以实现能源安全目标和可持续经济发展。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16日表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清洁高效煤电系统,煤电超低排放机组超过8亿千瓦,排放标准世界领先。章建华是在当天召开的“2019清洁电力国际工程科技高端论坛”上介绍的上述情况。
由德国政府设置的煤炭退出委员会26日提议,德国最迟应在2038年前关闭所有燃煤电厂,彻底淘汰煤炭能源。德国燃煤电厂目前的装机容量为45吉瓦。根据该委员会的提议,德国煤电装机容量应在2022年前关闭12.7吉瓦,2030年前降至仅17吉瓦。
目前,许多工业化国家正向应用可再生能源过渡。与之相反,日本是唯一一个转向使用煤炭的主要发达国家。虽然日本的金融部门似乎正与化石燃料保持距离,但政府的能源规划突显了煤炭在该国电力结构中将发挥的持久作用。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专家Jane Nakano在《中国不断变化的能源政治经济》一文中表示,经过十年快速的能源消费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和地区性具有影响力的能源市场并正进入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显示 11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