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驻华大使阿卜杜勒卡迪尔·安萨里日前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非合作论坛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非中关系发展谋划蓝图,为非中各类发展计划与合作项目提供规划,推动非中关系在团结协作中发展,助力非洲各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中非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你来我往越来越密,互学互鉴越来越深,友好情谊越来越浓。”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中非合作论坛事务大使刘豫锡说。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8月29日表示,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共同追求。中方愿同非方携手奔赴现代化新征程,共同为促进世界现代化和人类共同发展汇聚更强劲的动力。
过去十年,非洲各地开设了十余所鲁班工坊,彰显了中国致力于与非洲大陆分享职业教育经验。这些学校与其他众多中非人才建设合作项目一道,为推动该地区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在人类历史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已对当今世界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
随着中国不断发展,其现代化战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蓝图,并为那些渴望在当代全球格局中取得类似经济和技术进步的国家树立榜样。
11月9日,《各国大使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一书推荐活动走进清华大学,该活动由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中信出版集团主办,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战略青年、清华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承办。
中国通过和平发展推进现代化将给渴望和平与发展的各国人民带来新希望,也将为世界和平安宁、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国务院近日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在当天举行的专题发布会详解规划要点。
中国在马拉维农业领域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后者最近在使小农户提高农作物产量方面取得了进展。
英国记者、学者马丁·雅克说,中国在短时间内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长江航运近年来快速发展,长江干线港口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到2035年,我国将全面建成现代化长江干线港口体系,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新是第一动力”“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的这些表述连日来引发国际热议。
据《越南新闻》1月28日消息,越南正在寻找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农业和农村发展部正在起草一份关于到 2030年保护和开发水生资源的总体规划的总理决定。
海关总署近日印发《“十四五”海关发展规划》,明确到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海关基本建成。
中国正在推进现代化,预计将在2035年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本文提出了一个指标体系来评估中国现代化成果,并将中国的现代化进展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和20国集团(G20)的相关成果进行了比较。本文发现,在与市场运作和效率相关的指标上,中国得分最高。在与包容性相关的指标上,中国得分较低。
外媒称,2020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辉煌的年份。2020年,中国战胜了新冠疫情,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还在月球上展示了国旗。
本文分析了核领域专家围绕美国核弹头能力发展的争论,以及美国是否正在制造“新型”核武器,探讨了美国核弹头能力扩充及其对美国与英国和北约关系、弹头生产基础设施、军备控制和防扩散努力的潜在影响。
农林渔业部部长永沙坤在其官方脸书专页发帖表示,2020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将扩充至总种植面积的99.09%,除了种植面积、产量增长以外,农耕种植和播种技术也将逐渐走向现代化,包括种植蔬菜、灌溉、施肥和收获木薯的设备等。
农场在农业生产中尝试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形成了从地面到天空的我国规模最大的农业机械群。据统计,目前农场农机总保有量4.9万台(件),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99.8%。农机作业实现GPS卫星导航100%、旱田精密播种100%、旱田大马力机车作业100%。
显示 27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