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一批自俄罗斯进口的锌精矿顺利运抵兰州新区综保区,该批锌精矿总重800余吨,货值近600万元,标志着兰州新区综保区首单锌精矿保税仓储业务成功落地。据了解,该批锌精矿在新区综保区仓储后,将分拨至周边矿产加工企业。
近日,一架满载27.1吨货值1228.5万元机械配件、实验室仪器用品等货物的货运飞机,从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起飞,直飞俄罗斯莫斯科,标志着“兰州—莫斯科”全货运国际航线正式复航开通,甘肃省再增添一条稳定的国际全货运航线。
今年前5个月,甘肃省光伏产品出口额达1.4亿元,同比激增316倍,成为全省新能源装备出口增长最快的品类。
6月14日至20日,陇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进军与宕昌县委书记张建强率招商团南下粤港澳大湾区,以红色文化、道地药材为媒,在湾区展开精准招商,为当地产业升级与国际拓展注入强劲动能。
6月20日,中国—东盟文化遗产主题对话活动在甘肃省天水市举办,共探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可持续发展路径成为与会专家代表关注的议题。
近年来,产自甘肃的特色农产品出海步伐持续加快,除传统新鲜水果蔬菜外,大樱桃、甜瓜、鲜切花、干坚果等特色产品也纷纷组团出海拓市场,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模式,渐成“甘味”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新引擎。
今年前5月,甘肃省浓缩苹果汁出口1.9亿元,同比增长19.0%,成为推动特色农产品外贸增长的强劲引擎。
记者从兰州海关获悉,近日,庆阳生产的16吨沙棘汁经天津新港顺利出口日本。这是庆阳沙棘汁首次出口,标志着陇东“黄金浆果”成功“抢滩”国际市场。
记者从兰州海关获悉,今年前5个月,甘肃外贸进出口总值295.2亿元,同比增长43.2%。其中,出口69.9亿元,增长40.8%;进口225.3亿元,增长43.9%。
目前,越来越多的陇原特色农产品正搭乘共建“一带一路”快车,在兰州海关“智慧监管+产业赋能”双轮驱动下,香飘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
近日,在兰州海关全程指导与高效服务下,甘肃省首票进境机车维修业务顺利办结。4辆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机车经阿拉山口口岸入境,转运至甘肃省内指定维修企业后,将由金城海关验放后开展技术维修。
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推动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商务部等四部门每两年组织一次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评选。自2007年至2024年,甘肃省累计已有7家企业获重点企业认定,7家企业项目入选重点项目。
6月4日下午,2025年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甘肃生态环保行走进兰州新区,在兰州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4号智能温室,记者看到齐人高的枝条绿叶满布温室,顺着视野望去,整齐排列的玫瑰植株长势良好,枝头上的玫瑰花含苞待放。采花工人穿梭于玫瑰花丛中,手持剪刀,采收已经成熟的玫瑰。
近年来,甘肃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建好用好陆上通道、繁荣空中通道、畅联网上通道,全方位构筑对外开放新格局,切实把“一带一路”最大机遇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成效。
兰州陆港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坚持以港带产,突出以产兴城,加快推动“港产城”一体融合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国际班列运营规模和效益,已成为我省、我市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2024年,兰州陆港发运国际班列315列,完成贸易额152亿元、进出口贸易额4.3亿元、货运量920万吨。
在天水,秦州大樱桃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天水花牛苹果的第二大品牌优质果品,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多年的深耕细作,已经让秦州樱桃产业走过种植规模快速扩张的第一步,迈出提质增效的第二步,开始踏入融合发展的第三步。
甘肃省能源局副局长王永杰5月28日表示,到2030年甘肃省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达1.6亿千瓦,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建成全国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示范区、消费转型引领区及装备制造集聚区。
近日,甘肃平凉一批货重53.58吨、货值48.4万元的纸品,由兰州海关所属平凉海关完成查验后,经公路运输从甘肃平凉顺利发往蒙古国。
2024年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甘肃省分局在增强外汇便利化政策普惠性、拓宽企业跨境融资渠道、优化外籍来华人员外币兑换服务等方面,聚焦发力,持续用力,为甘肃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甘肃加快推进交通现代化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实现省内交通提速、内外互联互通,推动交通运输发展大提速、大升级、大畅通,重塑新时代的枢纽地位,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注入强劲动能。
显示 586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