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团队重点解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经济效应,系统论证其是否具备通用技术的资质特征——类比工业革命时期的发电机与数字时代的计算机等历史性创新技术,评估其驱动经济结构变革与持续提升生产力的内在机制。
加拿大在创新力、生产力和竞争力(IPC)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解决这些问题的第一步是对加拿大经济在每个领域基本结构和表现有一个清晰认识。决策者必须为特定行业和技术量身定制战略,而不是主要关注宏观因素。
2023年的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注定不平凡——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繁重艰巨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国经济在爬坡过坎中前行,在攻坚克难中奋进。
东盟需要加倍努力提高生产力,以摆脱增长停滞和竞争力下降的中等收入陷阱。
优质生鲜乳是“一杯好奶”的源头。近十年来,我国乳业发展取得重大进步,综合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三位。
2020年6月3日,越南政府总理正式批准了《至2025年,愿景2030年国家数字化转型计划》,力争将越南发展成为一个数字化、稳定和繁荣的国家,率先测试新技术和新模式。数字化转型是近年来受到舆论关注的话题之一,尤其是在当前疫情后复苏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有关企业存亡的重要选择。
在大多数欧盟国家,疫情期间为保护经济活动和就业而向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支持。这有助于将就业维持在疫情前水平。但即使工作岗位可能得到了保护,疫情无疑也影响了工作方式。总之,疫情影响了工作方式,对生产力的影响仍有待观察。
中国经济中的一些企业和部门具有高度创新性,但这可能不适用于经济中的其他部分。因此,中国迫切需要创新和生产力的增长来保持其实力。
加拿大的创新和生产力落后于其他国家,而且差距还在扩大。加拿大未能在创新方面进行投资,因此竞争力正在恶化。在创新产出方面,情况同样令人担忧。现在,有历史性机会来扭转这一趋势,缩小差距。危机总是为经济转型创造机会。
通过大量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新信息技术系统,世界经济正在经历着巨大的数字化。统计数据显示,尽管这些新技术在生产过程中令效率大大提升,但它们似乎并没有对生产力做出贡献。人工智能提高生产力尚需要时间,但人们可以为公平分配人工智能的利益而努力。
中国人口正在快速老龄化,引起人们未富先老的担忧。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对经济造成很大破坏,持有这一观点的人常常以日本举例。但是,正如日本的经验所表明的那样,中国有更大的空间来改变其人口命运。
英国的生产力受制于设计糟糕的高税收、不断增加的监管、阻碍房屋建设的规划程序、阻碍机场发展的无休止的公众咨询,以及公共部门的保守主义。在不涉及生产力的情况下,员工获得更高薪酬的一种方式就是降低雇主的成本。这是政策制定者需要认识到的一种权衡。
本文作者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行动来改善意大利低迷的生产力,使该国的生产力朝着21世纪的方向发展:人力资本、电子政府和绿色增长。
2017年马来西亚劳动生产力取得3.6%的增长,达到81039马币,略高于2016年的3.5%增长。马统计局发文告指出,该增长符合相关领域的附加值扩大5.9%(2016年4.2%),以及雇用率增长了2.2%(2016年0.7%)。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势头的增长,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决策制定者们面临对于未来生产力的新一轮不确定性。诸如物联网、人工智能、可穿戴电子产品、机器人和增量制造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刺激新生产技术、商业模式和价值链的发展,这将从根本上变更全球生产力。
人工智能的发展为政策制定者的未来规划提出了难题。计算能力的摩尔定律和技术指数级的发展使全球陷入紧张状态,新的破坏性技术将带走稳定的工作。导致这一情形的因素可以归结到一个关键因素:生产力。各国政府必须提供有利于创新的监管环境,通过竞争和可盈利的环境自然激励技术创新,从而应对人工智能必将导致的裁员问题。
本文研究了贸易量减少阻碍生产力提高的可能性。虽然除贸易之外还有许多因素(尤其是物质和人力资本积累和开创性创新)也影响生产力,但贸易增长低迷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大。
过去几十年,企业活力下降。这可能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趋势,因为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重要驱动力是资源从生产率低的企业向生产率高的企业进行再分配。本文作者利用公司层面的数据来探索企业活力下降是否已导致生产率增速下滑。
显示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