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的“2023年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联席会议”在广东省惠州市召开。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现场,中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万里茶道’山西段作为其集散路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地理环境、区域功能等方面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极具研究潜力,对整体‘万里茶道’深入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山西省文物局二级巡视员胡晋彪13日表示。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25日提交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这座古城的荣光以及背后的丰富蕴涵,将被全世界更多人所看见。
11月15日,“万里茶道”集结赛在福建武夷山拉开帷幕。该活动由湖北省文物局及“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公室牵头举办,将从“万里茶道”起点福建武夷山市开始,至中国段的终点内蒙古二连浩特市结束,途经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8省区市的23市/县,总里程约3826公里。
这是今年以来克服疫情影响,持续推进“万里茶道”申遗工作的重要一环。
2006年,意大利将斯克罗威尼礼拜堂列入申遗预备名单。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它将在202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将是继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植物园后,小城帕多瓦拥有的第二项世界遗产。
中国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青铜礼器群……随着申遗前期工作的启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作为“华夏第一王都”的丰富内涵将得到充分保护与利用。
“2019万里茶道申遗推进系列活动”12月1日至2日在世界双遗产地福建省武夷山市举行。中蒙俄三国有关组织和专家学者、“万里茶道”沿线城市代表深入研究讨论,共同推动“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正在波兰克拉科夫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又传喜讯——北京时间7月8日,中国福建省鼓浪屿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此前一天,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已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拥有52处世界遗产。
显示 1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