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记者在制造业大省河南走访看到,新能源客车、盾构机等“硬核”“新国货”畅销海外,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智”造加速“出海”。
7月12日,由江西中铁工程装备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防爆型”土压盾构“中铁1412号”在南昌顺利下线,将应用于意大利西西里岛二期项目LOT1+2铁路隧道项目。
多年来,中铁装备积极践行“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以“三个转变”为引领,通过产品创新改变工程掘进新样态,产销量连续六年全球第一,以精良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擦亮中国隧道掘进装备品牌。
当地时间5月6日,中国铁建承建的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地铁7号线1标段项目“马图卡纳号”盾构机在1标段起点巴西站顺利始发。
由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土压平衡式盾构机5月6日在该公司参与建设的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地铁7号线项目始发。
作为中国中铁旗下专业从事隧道掘进机(盾构机和TBM)研发制造和技术服务的子公司,近年来中铁隧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装备)实现了从行业“追赶者”“并跑者”到部分“领跑者”角色的转变,持续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国产隧道掘进设备扬帆出海。
中国中铁创新应用绿色理念制造的盾构机“中铁1237号”于5月9日正式下线。该设备将出口用于意大利西西里岛高速铁路隧道建设,以中国高端装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在中铁装备盾构总装车间门口,一台直径近三层楼高、蓝白相间的盾构机刀盘正被吊装上重型运输卡车,不久后,它将被投入到以色列特拉维夫地铁隧道项目开展工作。而这也是中铁装备近年来出口到以色列的第8台盾构机。
7月13日,澳门应用最大直径盾构机“澳琴1号”在澳门轻轨延伸横琴线项目横琴侧成功始发。这标志着澳门与横琴跨界交通连接的首个大直径海底盾构隧道,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杜娟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表示,要做到这一切,唯有持续不断的创新。
自2008年研制出第一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复合式盾构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用十年时间完成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转变,在发展过程中实施“双品牌”国际化战略。截止目前,公司盾构机及配套产品订单超过1300,掘进里程超过2600公里,产销量连续九年国内第一、连续四年世界第一。
1月11日,在广州海珠湾隧道工程南浦始发工作井内,随着巨大的刀盘缓缓转动,由广州交投集团和中铁十四局联合打造的广州最大直径盾构机——“大道先锋号”始发,标志着海珠湾隧道工程进入盾构施工阶段,穿越珠江之旅正式开启。
12月的郑州,寒潮突袭。位于此地的中国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盾构总装车间内,却热火朝天。一台台数米高、近百米长的盾构机矗立着,机器轰鸣,数十名工人调试设备、吊装货物,忙碌而有序。
11月15日至16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将于印尼巴厘岛正式召开。印尼政府方面透露,雅万高铁将于G20峰会期间测试运行。
中铁装备是如何制造出中国人自己的盾构机?又如何凭借雄厚实力让中国的盾构机走向世界?记者日前走进中铁装备郑州总部,实地感受“大国重器”之力量。
今年以来,随着出口葡萄牙、奥地利、意大利、卡塔尔等隧道掘进机的陆续下线,作为盾构机领域的龙头企业,中铁装备积极应对全球疫情影响和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在海外市场持续发力,“出海”成绩亮眼。
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位于南京长江大桥和长江二桥之间,是国家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中新建城市道路过江通道规划重点项目。7日,随着“振兴号”盾构机破土而出,由中交一公局集团隧道局承建的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右线盾构顺利贯通,至此,隧道实现双线贯通,为年底建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天津)有限公司7日称,该公司的土压平衡盾构机顺利通过客户的“云端”验收,设备将应用于葡萄牙首都里斯本排水隧道项目。这是中国盾构机首次走进葡萄牙。
1月25日,叶甫盖妮娅号盾构机在中国铁道建筑集团(以下简称中国铁建)莫斯科地铁西南线项目马梅里站至科穆纳尔卡站区间右线亮相。这是该公司2021年度在俄罗斯始发首台盾构机,为新的一年中俄在地铁线路建设领域的合作拉开帷幕。
9月29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中铁自主研制的第1000台盾构机,在郑州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下线。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这台直径8.64米的土压平衡盾构机(粤海14号),将用于广东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
显示 28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