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国际研讨会5日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开幕,探讨实现可持续和包容性的能源转型。
石油市场历史上充满了分水岭时刻。有些是简单的时间点,比如1973年和1979年石油危机,另一些则是像美国页岩革命那样旷日持久的现象。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市场状况,以及市场参与者用来形成远期价格预期的框架。
随着近几周国际油价显著回落,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5日决定10月小幅减产,将月度产量日均下调10万桶。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减产规模不大,但产油国释放了明确的维持油价稳定意图,国际油价进一步下跌的阻力增大。
石油公司历来是“拉丁美洲最大500家公司”排名中的佼佼者,现在却面临减少对原油的依赖和转向清洁能源的挑战,以扩大其领先地位。在高通胀和大宗商品成本日益上涨的影响下,这些公司正竭尽全力保持领先地位。
今年石油价格犹如过山车。一些反映地缘政治、经济和公共卫生危机增多的价格起伏在数月里震撼了世界。原油价格在今年即将结束时和在年初时一样,均低于象征性的100美元大关。
美国和沙特阿拉伯近期似乎就其对全球石油市场前景的看法达成了某些条款,利雅得可能会采取措施来减轻高油价对西方经济体的负面影响。虽然美国与沙特谈判细节保密,但石油市场预计8月3日当欧佩克+成员国开会讨论产量配额时,沙特阿拉伯可能会试图说服其他国家增加供应。
3月5日,一个美国政府高级代表团突访了委内瑞拉。访问期间,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与代表团举行会晤,双方讨论了“能源安全”等一系列议题。传闻美国此行的目的是缓解全球石油市场和美国汽油价格上涨。作者认为,即使美国放弃对委内瑞拉合法出口石油能力的制裁,也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对美国的加油站价格和全球油价飙升产生影响。
受时局影响,全球石油市场动荡几乎没有结束的迹象。这种动荡是目前冲击世界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本文研究了石油市场冲击与亚洲国家金融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亚洲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是用金融压力指数(FSI)来衡量的,因为它的优点包括能够测出来自不同细分市场(银行、股票市场、外汇等)的压力。
委内瑞拉的石油崩溃对欧佩克产生了政治影响,特别是在其成员之间的内部平衡方面。就国际石油市场而言,委内瑞拉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储量和世界第八大天然气储量。危机或损害满足全球经济复苏所需的石油和天然气需求,同时使欧洲和亚洲更容易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或冲突导致的供应中断的影响。
2021年3月下旬,中国和伊朗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中国将在25年内向伊朗的基础设施和石油部门投入4000亿美元。作为回应,伊朗将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向中国供应石油。本文分析了中伊协议对全球石油市场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游戏规则正在发生变化,欧佩克目前管理竞争利益的模式开始显得过时,需要认真修改。毕竟,随着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低成本产油国争相在行业没落之前开采尽可能多的原油——吸收市场份额并排挤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等,欧佩克稳定油价以最大化成员收入的使命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7月1日的欧佩克(OPEC)会议以僵局告终。尽管所有主要石油生产国原则上同意从8月到2021年底每月集体增产40万桶原油,但它们未能就协议的持续时间达成一致,进而导致协议搁浅。这种僵局反映出石油市场上的最新分歧——即如何分配疫情后世界经济复苏所带来的利益。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贝岩油的发展势头遭到中断。疫情带来了巨大不确定性,并破坏了供需平衡。在世界努力从疫情中恢复的过程中,全球能源格局亦发生改变。人们对页岩油的需求恢复疫情前水平的前景喜忧参半。
OPEC在2020年4月达成970万桶/天的减产协议,为油价设定了底线,并逐渐帮助市场恢复平衡。尽管市场基本面更加强劲,但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OPEC可能仍将关注于严格遵守减产规定,以确保石油市场及其成员国经济逐步恢复健康。
石油行业的“繁荣时期”已经过去。对于新生产者而言,糟糕的前景意味着项目削减。因此,应考虑让国家投资石油部门,考虑其潜在回报以及它可能对其它国内目标(如气候目标、环境福祉和财政稳定性)产生的负面影响。本文探讨了新兴油气生产商面临的最新挑战,并探讨了应对危机的最佳实践。
全球石油市场可能最早在2020年第三季度出现赤字。这一转变最重要的推动因素是欧佩克及其合作伙伴严格遵守在2020年4月份历史性会议上达成的减产协议。
全球石油市场有许多动态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石油生产、库存、价格和商业周期。对该市场的分析需要一个动态且足够复杂的模型,以便能够捕捉宏观经济变量之间广泛相互关系。尽管有大量的相关期刊文章、预测研究和书籍,但人们对石油市场冲击的实际数量价值或经济成本知之甚少。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分析对石油市场冲击的新框架。
2020年春天,与沙特阿拉伯的原油价格战带来的持久影响以及正在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俄罗斯国内能源行业陷入自苏联解体以来最困难的境地,这是俄罗斯正面临的一个新的现实。俄罗斯特定地区的减产可能会导致一些永久性停产,因为整个行业运营都面临着挑战。
油价暴跌是由美国石油市场的一系列巧合引起的,并不一定代表未来的市场状况,但后面也可能会重复出现类似于4月20日的情况。需求是出现这种空前状况的主要原因,也是其最终解决方案。需求极低和存储能力有限令油市承压。除非全球需求再次回升,否则油市将继续动荡。需要明确的是,这个问题不仅限于美国,还涉及全世界。
显示 5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