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最后总结,中国在半导体、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战略行业的产能扩张速度已形成对美碾压态势。若美国仍欲维系技术霸权并守住关键产业市场份额,必须现在就采取行动激励研发投资。
中国德国商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为保持在当地和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中国正日益成为德国公司开展研发活动的有吸引力的中心。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对在美国上市的4家中国电动汽车公司第一季度收益的分析显示,这些汽车制造商研发投入与收入之比超过了特斯拉。
美国斯坦福大学以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研究所近期发布了《2024年人工智能指数报告》。该文件有助于综合各个领域数据,以跟踪人工智能创新、投资、监管和社会影响的趋势。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2022年,中国研发支出总额超过3万亿元(约合41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以上。这一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私营企业。
近日,西安拓尔微电子产业基地项目封顶仪式顺利举行。
有研究显示,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相关研究方面已超过欧盟,这对欧盟的绿色科技雄心构成挑战。
中国高科技企业正致力于机器人研发。智能手机巨头小米、新兴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都在研发人形双足机器人。零部件和传感器性能的提升使得操控更高级的机器人成为可能,一些企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探索机器人与人工智能(AI)联动的全新商业模式。
研发与绿色和数字化转型等欧盟的主要优先事项密切相关。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胜利之旅可以归功于一系列富有远见的措施,重视教育、科学和技术,认识到它们在促进经济增长、创新和建立强大的知识经济方面的关键作用。相关工作包括大量投资研发、促进国际合作、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和培养人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非凡历程为世界各国提供宝贵经验。
比亚迪2023年校招总人数达到3.18万人。3万多名应届生中,有80.8%的人员将会投入到研发工作。来自猎聘的一项数据还显示,比亚迪成为今年高校毕业生搜索的“热词”,特别是在985/211院校以及海外院校中,搜索频率名列前茅。
工信部规划司司长王伟26日表示,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从2012年的0.85%增加到2021年的1.54%,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达到10.3%,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迈进的步伐明显加快。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经开区,蒙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洁净厂房里,最近购买的全自动注液设备已经到货,即将安装调试。
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显示,科创板公司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合计852.40亿元,同比增长29%。
韩联社12月22日报道,韩国双龙汽车22日表示,公司与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巨头比亚迪(BYD)签署了动力电池研发合同和电池组自主生产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MOU)。
日本经济新闻社与中韩两国媒体联合实施的“日中韩经营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关于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目的,三成中国经营者列举了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九成以上日中韩企业对使用生成式AI处理内部事务持积极态度。
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0.1%。这一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私营企业。
随着生物研究和发现以前所未有速度加速,产生了新风险,必须负责任地加以管理。
中国企业力图摆脱技术模仿,开始大力推进此前薄弱的研发环节。金融信息服务机构万得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研发总费用达到16419亿元人民币,5年间增长了约1.6倍。
事实上,美国研发支出仍未达到历史水平。技术竞争不能局限于出口管制和“朋党”供应链。必须包括有意开发和部署下一代清洁能源技术的努力。
显示 88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