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3个月收缩后,6月30日出炉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至50.2%,重返扩张区间。这一先行指标向好,表明系列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效应持续显现,经济运行呈现积极变化。
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代表团2月28日在白俄罗斯东南部靠近乌边境的戈梅利州举行谈判。谈判结束后,双方均表示,将各自返回国内进行磋商,为下一轮谈判做准备。据悉,下一轮谈判可能于近期在白俄罗斯与波兰边境地区举行。
2023年新年伊始,道路交通繁忙、商圈人流如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焕发生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将来自中国”……从日渐升腾的烟火气里,国际媒体捕捉到中国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信号。
在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的基础上,12月25日央行网站通报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四季度例会情况中,释放出更积极的信号——要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要积极做好“加法”。
欧洲经济研究中心8月11日公布的经济形势预测报告显示,德国8月经济信心指数好于市场预期。近期多项经济数据均释放出积极信号,各方对德国经济复苏谨慎乐观。
据越南工贸部发布的生产、工业与贸易情况报告,今年7月份,越南贸易顺差为65亿美元。
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最新经济数据。种种迹象显示,已经步入复工复产快车道的中国经济,主要指标持续改善,复苏态势仍在延续。
俄罗斯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数近几日出现回落,其他一些亚欧地区国家疫情发展无跃进态势。欧亚开发银行看好未来两年地区经济发展。
中美日前正式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两国经贸磋商取得阶段性成果获得国际社会积极评价。海外各界人士认为,中美达成第一阶段经贸协议释放出积极信号,为国际市场注入了稳定性,有助于提振全球经济。
翻开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一个数字格外亮眼:全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美国国防部2日宣布,美国与韩国将停止计划于春季举行的大型联合军演,以支持通过外交努力达到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
意大利总理孔特13日说,当天在意大利南部港口城市巴勒莫落幕的利比亚问题会议释放出解决利比亚危机的积极信号。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在上海举办。多个国家专家学者在分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博会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表明中国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决心,展示中国经济发展良好。
总体来看,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52997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7%,二季度增长6.7%,三季度增长6.7%。
正在会期中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年会上,设法提振全球经济增长,使之更具包容性,成为与会各界共识。其间,备受关注的中国经济从多个侧面为世界增长传递了积极信号。
显示 15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