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二届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上,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同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投资合作机遇多样,不仅有助于巩固和扩大“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更将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重要贡献。
第三方市场合作是指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共同在第三方市场开展经济合作,协同发挥个体差异化优势,实现互利共赢。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这种中国首创的国际合作模式发展迅速。在2019年12月举办的第12次中日韩经贸部长会议上,中日韩三国在具体推进第三方市场合作这一议题上达成广泛共识。
报告指出,第三方市场合作有助于中国企业和各国企业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第三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和民生改善,实现1+1+1>3的效果。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近日接受德国《外交杂志》专访时表示,中德“一带一路”合作起步早、合作实、前景好,中德在沿线第三方市场合作前景广阔,相信“一带一路”合作将成为中德互利合作的机遇之路、繁荣之路。
中新企业的第三方市场合作已经展开,在缅甸、柬埔寨、印尼等国都有正在实施的项目。
报告认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具有良好的基础,未来在基建、能源、物流、科技等领域具有较大的合作潜力。
近年来,我国企业(含金融企业,下同)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深化国际产能合作,联合外方企业共同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取得各施所长、优势互补、多方共赢的积极成效。
国家发展改革委4日称,截至2019年6月,中方已与法国、日本、意大利、英国等14个国家签署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建立第三方市场合作机制,共同为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提供公共服务。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29日在东京表示,中日双方合作机会很多,也都具备足够实力,两国在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前景广阔。
日本对“一带一路”的立场,是中日关系的重要风向标。可喜的是,日本对“一带一路”的态度,从最初的严重质疑和顾虑转为当前的相对客观积极。
由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等权威机构日前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不少德国企业有意与中国企业在非洲加强合作,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
德国艾思玛太阳能技术股份公司(SMA)30日宣布与中国比亚迪公司共同在美国、非洲等第三方市场加强储能领域合作。
新中两国同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场,今后两国企业将有更多机会参与一带一路项目。近日,新加坡贸工部同中国国家发改委签署上述谅解备忘录。
显示 13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