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日本东京同日本外相共同主持第六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对话达成二十项重要共识。
近日,中国进出口银行签署由亚洲开发银行组建的泰国海湾光伏及光伏配套储能电站银团贷款协议,支持泰国清洁能源发展。
中葡第三方市场合作研修班23日举办结业仪式。中国驻葡萄牙大使赵本堂在结业仪式上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消息,为落实中法两国领导人关于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的重要共识,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与法国经济财政部、财政总署和有关企业对接,近日双方签署中法第三方市场合作第四轮示范项目清单。
当前,“一带一路”正由“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高质量发展阶段,第三方市场合作将成为下一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方向,对引导和撬动美欧国家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据巴基斯坦《商业记录报》9月10日报道,巴基斯坦联邦内阁已准备批准中巴经济走廊事务局于9月12日正式成立。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第三方市场合作指南和案例》(以下简称《指南和案例》)。为便于社会各界了解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外资司有关负责人就《指南和案例》回答了记者提问。
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的大背景下,中国再一次提出国际合作新模式——第三方市场合作。其致力于将中国的优势产能、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三者结合,在充分发挥两国企业比较优势、优化资源分配和尊重第三方市场意愿的基础上,释放第三方市场的潜在需求,实现“1+1+1>3”的共赢效果。
涉及中欧的第三方市场合作,能将欧洲国家先进技术、中国优势产能及东道主国家需求有效对接,实现1+1+1>3效果。
当前的国际环境下,逆全球化之风盛行,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中国企业的“走出去”之路,只有加强与第三方合作,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方可实现中国贸易圈的拓展和对多边贸易体系的维护。
2015年6月,中国政府同法国政府正式发表《中法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首次提出了“第三方市场合作”这一概念。“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中国首创的国际合作新模式,将中国的优势产能、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求有效对接,实现1+1+1>3的效果。两年多来,这一合作模式在国际上获得了积极响应,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树立了国际合作典范。
第二轮中日企业家和前高官对话2日发表联合声明。根据联合声明,在贸易、投资、金融领域,双方愿意进一步推进包括亚洲地区的基础设施及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项目在内的第三方市场合作。
显示 12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