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柬埔寨农作物,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大米。带着淡淡茉莉花味的长粒香米,在前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占据了柬埔寨展台的C位。但今年,正对食品展馆大门的柬埔寨展位上摆放的不是香米,而是紫衣腰果。
11月13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透露,刚刚落幕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有53个参展进口特殊食品获得临时许可,其中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21个。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35.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自首届进博会举办以来,展会质量持续提高,国际影响更加广泛。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累计意向成交735.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交出一张漂亮的成绩单。
肯尼亚是世界第六大牛油果出口国,也是非洲大陆最大牛油果出口国。在第五届进博会上,新鲜入境的肯尼亚牛油果正式亮相,今后有望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消费者的餐盘上。
在第五届进博会上,各省份交易团十分活跃,成为展会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其中,来自河南、贵州、青海的三位交易团成员的心愿,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第五届进博会上,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墨西哥哈利斯科州等拉美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抱团参展,集体亮相。醒目的国家名字、有规模的展台面积、丰富的现场活动吸引了人流,也带来了订单。
格兰富是进博会的“老铁”,不仅连续五年参展,还是进博会场馆“四叶草”的设备供应商。随着在中国的销售比重逐渐提升,2021年初,格兰富将全球商用建筑业务的集团总部从丹麦转移到上海。
正在此间举行的第五届进博会上,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11月8日指出,中国品牌建设当与数字时代同行,当与双碳战略同行。他认为,中国在数字时代成为世界品牌的是数字平台型企业、通讯产业的领头企业及数字经济有标志性的企业,并希望中国的企业,尤其是在新能源、节能环保等诸多领域创出新的品牌。
来自秘鲁的羊驼毛手工艺制品第五次参展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商马玉霞成了进博会的老朋友。参展商成了进博会老朋友的同时,越来越多国家的劳动者也成了中国市场的老朋友。
从“手术机器人总动员”到个性定制香水,从工业元宇宙场景到节能大师智慧分析诊断系统……在前四届进博会发布超150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的基础上,今年的进博会又迎来数百项首发首展新品,各类好物集中亮相。
这里是贵州馆,是正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新设的“中国这十年——对外开放成就展”综合展示区数十个展馆中的一个。这片展区,既是中国各地通过对外开放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形象展示,也为世界观察今日中国开辟了一个新窗口。
位于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进博文化展示中心常态化全景呈现进博会精彩时刻、筹办历程和办展成效。在第五届进博会举行期间,该中心吸引与会嘉宾前来参观。
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进博会上,智能驾驶座舱、沉浸式体验装备、显微成像设备等高科技产品和技术,聚焦工作、出行、娱乐等领域的视觉感知能力提升,“重塑”视野,拓展“眼力”,提供更加清晰丰富、新鲜有趣的视觉体验。
碳捕捉及碳封存技术、可以“一打二”的乒乓球机器人、远程操控数百公里外的挖掘机作业……走进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技术装备展区,除了大块头的机械设备吸引眼球,还可感受到绿色低碳风扑面而来,行业智能化升级进程不断加速。
五年来,进博会的辐射效应和“一带一路”的带动效应相得益彰,合力提升发展速度、质量和容量,书写了一个个合作故事、共赢故事、暖心故事,助力参与各方共享机遇、共创未来。
在第五届进博会食品和农产品展区,巴西莓粉品牌金胶(King’s Gel)开展之初就面临申请调货的“烦心事”,因为“没想到展品这么快就要卖空了。”
“千年的老茶树,就这么砍了太可惜了……”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身穿老挝传统服饰的姑娘袁田边沏茶边回忆道,“以前老挝人只知道种植咖啡,不知道种植茶树也能带来经济效益。”
“民以食为天。”每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的“火爆”,便是对此语的生动注解。进博第五年,“舌尖上”的展品依旧诱人,更显出中外风味“融合范儿”。
显示 42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