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系列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刺激、扶持下,印度经济规模已经恢复并超越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平。创纪录的外贸发展、制造业促进计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推动印度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但从短期来看,世界经济增长前景晦暗、国际大宗商品上涨引发的输入性通胀已经成为印度经济主要的外部挑战和制约因素。
疫情暴发两年后,柬埔寨正在重新开放。积极的疫苗接种运动与务实的经济政策帮助该国实现了经济复苏。然而,风险依然存在。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28日称,当前深化中欧互利合作有利于中欧双方,也有利于世界经济复苏。
日本央行近日公布的3月份企业短期经济观测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大型制造企业的行业景气指数比去年12月份下降了3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时隔7个季度再次下跌。
第二十三届莫斯塔尔博览会日前在波黑莫斯塔尔市闭幕。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美国市中心出现大量零售店面关闭。然而,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欧几里德市正在尝试一种创造方法来填补其空置店面,并为各种规模商业区从内部恢复和发展铺平道路。
德国经济再次面临强劲阻力。新的供应瓶颈出现和销售机会减少。这些因素将以不同的方式影响德国经济。预计今年德国GDP将增长2.1%(冬季预测:4%),2023年将增长3.5%(冬季预测:3.3%)。德国今年的通胀率预计为5.8%,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
预计2022年欧元区GDP将增长2.8%,2023年将增长3.1%。预计2022年消费者价格将上涨5.2%,高于欧元区成立以来的任何时候。2023年欧元区通胀率预计为2.8%,再次高于目标水平。
西班牙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报告显示,2021年西班牙经济增长5.1%。西班牙政府表示,这一数字释放了经济稳定复苏信号,面对不确定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压力,西班牙政府将积极采取措施努力促进经济复苏。
疫情还在加速数字革命的步伐。这场革命已经展开,对新兴经济体产生的变革性影响大于对发达经济体的影响。由于新兴经济体的消费者不太可能获得实体业务,他们正在更加迅速地转向采用移动互联网服务,从数字现金到在线教育和购物。数字收入在新兴经济体GDP中所占的比重不仅高于发达经济体,而且还在更快地增长。
新冠肺炎疫情和随后到来的经济危机给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地区的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疫情中复苏的道路可能布满荆棘,但经济趋势表明,复苏进程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对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本文介绍了东南亚的复苏情景和面临的长期挑战,并对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东帝汶和越南特定的经济增长驱动因素进行更深入研究。
“希望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尽早恢复泰国和广西之间的国际航班,便利商务和旅游等活动,推动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泰国外交部东亚司司长阿扎丽·诗娜班18日说。
埃及总理马德布利近日赴中企承建的埃及新首都CBD项目视察,这是他第十一次视察该项目进展。视察中,马德布利对工程进展表示肯定,要求有关方面积极配合中企工作,共同推进项目。
中国是非洲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双方已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实施上百个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当前,中非各自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共同探索适合当地发展的绿色能源合作,将为后疫情时代非洲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泰国于2月21日公布的官方数字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泰国经济已恢复增长。由于泰国放松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各项限制措施,重新开放旅游,泰国出口恢复增长,而国内经济逐步改善。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2022年1月,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2216.3亿美元,较2021年底下降285.3亿美元,环比下降0.88%,同比增长1.5%。
美国财政部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政府债务规模已突破30万亿美元大关。在美国通胀高企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准备开始加息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债务不可持续的风险增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5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4%,较去年10月份预测下调0.5个百分点。IMF认为,多重下行风险将制约全球经济复苏。
据《越南经济》杂志1月10日和《年轻人报》1月13日报道,越南第十五届国会第一次特别会议于2022年1月4至11日在河内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提交的总额为350万亿越盾(约合152.1亿美元)的促进经济复苏发展一揽子扶持政策,并将于2022年和2023年实施。
显示 516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