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韩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处理比其他许多地方都好,它的经济复苏可能会更快。但是,经济增长缓慢所带来的根本性挑战仍将存在。除了正常的政治分歧之外,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韩国人展现出的社会凝聚力帮助他们度过三次经济危机。也许这种联系可以让他们找到一个解决方案,供其他增长缓慢的发达国家效仿。
乌克兰记者网2月18日援引国家银行新闻办消息,政府和国家银行的代表举行了一次非正式会议,讨论了经济下滑和与IMF的合作。
德国经济正在逐步复苏。去年开始的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生产大幅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全球经济的极度不确定性导致全球投资减少,对德国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同时,德国的投资环境也明显恶化。结果是,公司可能会在未来几个季度大幅减少投资活动。
印度经济放缓严重且明显。经济放缓会降低贸易预期和投资者兴趣,但并非肯定如此。事实上,经济放缓可以为精明的商业伙伴提供新机遇。不过,这也会增大监管不稳定破坏游戏规则的可能性。
中国经济正在放缓,其经济增速现已降至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且这种放缓趋势仍将继续下去。文章认为,中国经济放缓的关键因素不是目前正在进行的中美贸易争端,而是人口结构疲软、投资效率低下、出口市场的日趋成熟,以及生产率增速的下降。
印度GDP增速已经跌至4.5%,引人担忧。经济增长放缓的经济和政治影响无疑将在短期内显现出来,但经济放缓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影响尚未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疲软的经济将加大印度面临的外部压力。更糟糕的是,资金的匮乏会影响国防准备和现代化,这使印度更加容易受到对手国家冒险主义的威胁。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的经济学家表示,由于美国财政刺激力度减弱、贸易战蕴含不确定性,以及西欧可能出现其他混乱情况,全球经济正在放缓。不过,多数大型经济体可能一直到2020年都继续扩张,即便是在经济整体放缓推低利率、推高美元的情况下。
从现在到2020年11月总统大选之间的这一年,美国经济可能既不会陷入衰退,也不会恢复活力。然而,这对特朗普而言可不是一种安慰。 2016年的类似经济情况剥夺了民主党发展美国经济的机会,并从某种程度了导致了希拉里·克林顿的失败。在没有惊喜发生的情况下,经济可能不是特朗普一直期望的选举资产。
德国经济正处于衰退的边缘。第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可能再次下降。因此,德国将正式陷入技术性衰退。然而,到目前为止,从2018年开始的放缓主要是前一个繁荣时期的正常化。目前,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大致与其长期平均水平一致。只有在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明显的衰退。
随着世界经济出现减速迹象,外界对于全球市场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国际社会可能越来越关注如何采取有效的反危机应对措施。
过去,每当增长将要急剧放缓时,中国就会推出刺激计划,重振经济增长。然而,中国此次的反应十分克制,这部分是因为担心会加剧国内沉重的债务负担。有专家认为,中国政府对经济前景这种沉着冷静的态度应该会让特朗普暂停他的对华措施。但也有专家认为,中国波澜不惊的态度实质上是一种自满的表现。
人民币贬值以及中国被美国列为汇率操纵国标志着中美贸易冲突危险升级。这些举动表明,目前双方都没有准备屈服。相反,紧张局势可能持续并加剧。至少就贸易战中关税的使用而言,美国没有吃亏。然而,进一步加征关税以削弱中国经济也会增加美国经济的成本。
据《瑞典日报》8月15日报道,瑞典财政大臣玛格达莲娜•安德森日前表示,英国硬脱欧、中美贸易战、香港及霍尔木兹海峡紧张局势给全球经济蒙上阴影,她正在跟踪这些事态发展,虽然没有衰退迹象,但必须为经济放缓做好准备。
目前,印度并不是亚洲唯一一个经济放缓的国家。从日本到泰国,经济形势都不乐观。许多亚洲国家政府正试图通过一揽子刺激计划来恢复经济增长。中美间持续的贸易冲突,以及特朗普8月1日做出的拟对3000亿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的威胁是致使亚洲经济放缓的直接原因。经济危机正在侵蚀印度民众的信心。
随着新的不确定性来源日益增多,世界应该做好准备,迎接广泛的经济放缓,或者至少是一段较长时期的增长放缓。全球经济正在走弱,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种广泛而深刻的不确定性造成的。
预计2019年欧元区GDP将增长1.2%,2020年将增长1.5%。尽管如此,预计2020年失业率将降至历史新低。2019年消费者价格将仅适度上升1.3%,2020年将上升1.5%。预计在2020年年中前欧洲央行不会加息。
世界经济在2018年下半年失去了动力,并可能在2019年继续以低迷的速度扩张。与美国的贸易冲突、欧盟与英国未来的关系以及中国经济放缓相关不确定性继续打压全球经济。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商业周期研究人员将他们对2019年德国GDP增长率的预测从1.8%下调至1.0%。对于2020年,他们继续预计经济增长1.8%。然而,尽管经济放缓,但整体产能利用率仍高于平均水平。
西班牙银行认为,西经济抵御欧元区经济放缓的能力高于区内其他国家。从今年1-3月数据可以看出,西经济增长势头良好,而欧元区内其他国家经济则在恶化。
2018年中国GDP增长6.5%。贸易战的影响还未体现。真正的难题是企业债务高企。但当局似乎没有足够的解决方案。中国经济增长在放缓,这一次尤为糟糕。
显示 27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