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和复工复产措施加快落地,一度遭受疫情冲击的长三角地区多项经济指标恢复向好,显示长三角经济正逐步回稳、加快复苏。
岁末之际,随着各地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久违的“烟火气”正在归来。按下“快进键”,在“烟火气”中加速释放经济活力,有效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成为人们新期待。
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简称东博会)正在进行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给中国—东盟合作带来哪些新机遇、RCEP的实施能否助力世界经济复苏等相关议题,成为与会各界代表的热议焦点。
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新兴技术产业近年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迅速发展。2021年前三季度,青岛西海岸新区实现“四新”经济增加值1000.11亿元,占青岛市近三分之一,同比增长22.7%。西海岸新区正成长为一个适宜“四新”经济生长的城区。
7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能源消费实现快速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6.2%,工业用电贡献率明显超过往年水平;进入二季度,工业拉动用电增长势头明显,反映出经济运行基本面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这是中国商人元朝辉从事跨境贸易的第6年,作为一名哈萨克斯坦女婿,在频繁往来中哈之间,元朝辉成了“一带一路”沿线经贸活力不断增强的见证者。
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6.8%,比3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52%。
税收数据显示,一季度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内外企业及国际人士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今年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将推动全球经济稳步复苏和增长。
新冠肺炎疫情给复工复产带来挑战。记者在重庆采访了解到,近1个多月来,重庆以推动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复工复产为牵引,着力疏通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堵点,并针对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资金链紧张等痛点出台多项扶持政策。截至3月31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大部分行业产能利用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各项扶持政策覆盖数十万家企业,经济活力有效恢复。
远程医疗接诊、线上照片打印、“无接触”便利店……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各地不少科技型“瞪羚企业”依然活力十足,利用远程、个性化定制、快捷支付等特性,吸引大量用户,下载量、使用率持续上升,成为疫情特殊时期经济发展的亮点。
2018年8月30日,中国援建的中马友谊大桥通车,当年9月7日大桥正式向公众开放使用。那些天,马尔代夫居民曾在大桥上载歌载舞庆祝,因为大桥的开通,结束了从首都马累与新兴城市、第二大岛胡鲁马累之间只能通过轮渡往来的历史。
商品和服务消费持续火爆,外贸进口增速创新高,跨境电商零售增长超四成。商务部9日发布的内外需数据中,进一步释放出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动力。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在28日发布的报告中,建议德国继续推行经济改革,以保持增长活力和动力。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16日为纽约经济俱乐部举办的活动发表讲话时表示,美国应该废除大量已对经济形成制约的金融监管,释放实体经济活力。
显示 15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