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普积极评价中国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并系统部署新一年经济工作,认为这将进一步提振经济,增强市场信心。
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负责结构改革的部长视频会议16日举行。会议声明承诺,将推进结构性改革,以抗击新冠疫情和促进经济持续复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8日表示,2020年中国采取了有效防控疫情措施,并迅速出台了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支持,经济持续复苏,同时结构性改革持续取得进展。
去产能是“十三五”期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2016年以来,中央企业主动关闭退出钢铁产能1644万吨,煤炭产能1.19亿吨,整合煤炭资源2.4亿吨,妥善分流安置职工12万人,提前完成去产能总体目标任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杰弗里·冈本4日表示,中国经济正从新冠疫情中快速复苏,进一步推进结构性改革有助于提升中国经济韧性,促进更为绿色、更加包容的经济增长。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财政和货币刺激工具重振日本停滞的经济。但他提出的“实现结构性改革”工具除了让更多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之外,并没有取得多少成功。现在,新冠肺炎疫情可能给日本提供一个机会,通过数字化转型扩大结构性改革。这可能在短期内产生一些成本,但有望在长期促进经济增长。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将2019年南非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5个百分点至0.7%。分析人士认为,南非经济增长低迷,存在再度陷入衰退风险;只有进行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开放市场,南非经济才有望复苏。
日前,总部设在泰国曼谷的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发表文章称,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此基础上,中国积极推动自身经济转型升级,更加重视经济增长质量,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开辟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实体经济是市场的主体,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石。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这从根本上说得益于实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不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新的困难、矛盾以及挑战。
随着欧元区经济增长势头迅猛,一些人认为这证明危机期间实施的结构性改革正在发挥作用。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平均而言,过去四十年结构性改革促进了各大洲的经济增长。因此,危机期间实施的改革至少部分推动了欧洲当前的经济增长的看法似乎是正确的。然而,平均点估计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改革影响的异质性。
为维持收入水平,欧洲和中亚新兴国家需更加重视结构性改革,推动创新,提高企业生产率并将改革的分配影响纳入考量。本文重新审视了欧洲和中亚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收入水平提高和结构改革的经验。
美国税改虽然引发了全球关注,但是在新政府执政的半年多时间里,改革进展缓慢。直到4月26日总统就职百日,特朗普政府才抛出一纸极为简略的税改原则指引。由于国会两党之间、府会之间、甚至执政的共和党内部一直未能就税改方向达成共识,一度令外界感觉美国税改陷入了困境。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因素的推动下,上游行业利润大幅度增长,企业效益持续改善。当前工业平稳向好的迹象在集聚增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巩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下半年,有利于工业稳增长的因素不断增多,但仍要着力解决工业运行中可能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俄罗斯二十国集团(G20)事务协调员斯韦特兰娜·卢卡什10日表示,G20成员内部各领域的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任务。
当前,旅游业格鲁吉亚最大的行业,规模已超20亿美元,转向旅游业是格鲁吉亚结构性转型成功的一个典范。在适当的政策下,结构性转型或能为未来生产力的增长做出更大贡献。格鲁吉亚应制定能够使各行各业具备生产能力的政策。这将有双重回报,它可以促进不同产业的生产力增长,并使新的、高生产力产业有更大机会实现多元化。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经济环境,金砖五国财金高官19日齐聚中国上海,一致承诺携手深化结构性改革,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回应金砖“褪色”质疑之声。
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2016年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为抓手,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部分行业供求关系、政府和企业理念行为发生积极变化。“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克罗地亚央行(HNB)行长武伊契奇(Boris Vujcic)在接受私营的诺瓦电视台(Nova TV)采访时警告说,欧元计价的贷款利率很可能会上升,最有可能是2018年底调整,这意味着低利率和宽松货币政策时代即将结束。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专家Daniel Gros在《结构改革是灵丹妙药?欧洲生产力和增长难题》一文中,呼吁欧洲采取更有效的政策提高生产力,鉴于低息借款和结构改革迄今都没有表现出预期效果。Gros认为缺乏投资是造成低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专家Guy de Jonquières在《全球经济中的中国:腾飞的龙还是纸老虎?》一文中表示,按某些指标衡量的话,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然而,尽管中国的在亚洲大部分地区的影响力正稳步增长,其在全球层面上的影响力却往往被高估。
显示 24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