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绿色能源技术方面的强大实力使其成为了印尼的重要合作伙伴,其不断扩大的绿色投资和所拥有的尖端绿色技术或可加速印尼的绿色能源发展。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者,中国正在积极向绿色经济转型。这反映了中国在平衡全球经济发展与环境责任方面的领导作用。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莱斯利·马斯多普日前在瑞士参加“圣加仑国际经济论坛”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绿色投资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中国未来的主要增长动力。
持续的绿色投资驱动下,过去十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电动车等领域的技术创新脚步不断迈向新高度。通过国际合作,中国将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分享给不同国家,在全球绿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持续的绿色投资驱动下,过去十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电动车等领域的技术创新脚步不断迈向新高度。通过国际合作,中国还将所积累的技术和经验分享给不同国家,惠及更广大地区民众,在全球绿色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欧盟雄心勃勃的减排目标将要求大幅增加绿色投资。本文讨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提供财政支持后,如果需要进行重大财政整顿,如何增加公共绿色投资。
基于自然解决方案可以增强、恢复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促进可持续经济增长和包容性发展,并可以缓冲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该方案可以提供多种好处:节省资金,为投资者创造有吸引力的回报,增强社区和基础设施抵御力,并增强自然资本资产。
作为实现“30·60”目标的重要一环,今年上半年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加速落地。《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辽宁、广东等多地已发布未来五年绿色产业投资规划;在资金来源方面,银行、保险、信托等多元化融资也进一步开启。
与气候相关投资项目将会有大量资金投入,其中大部分将流向排放增长迅速的发展中国家。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近日呼吁各经济体继续扩大绿色投资,促进可持续发展。该机构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对全球50个主要经济体在疫情背景下制定的财政纾困和复苏计划进行了全面分析。
当前,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亚太地区许多国家纷纷着手制定减排目标,出台绿色发展政策,扩大绿色投资,为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
在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亚太地区可持续投资正在起飞。调查显示,未来亚太绿色投资进程将有所加快,绿色投资将持续增长。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正在设定它们到21世纪中叶的新气候目标。然而,投入到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最紧迫问题之一的支出可能只占全球研发总支出的4%。为改变这种状况,政府与私营部门应明确分工。各国政府需要以多种方式进入绿色发展事业,因为仅靠市场本身不足以实现从化石燃料的转变。
2019年英中绿色金融会议日前在伦敦召开,来自中英两国绿色金融领域的专家和投资者共同探讨如何促进“一带一路”绿色投资。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将实施一项20亿美元的绿色投资计划,以加快新加坡绿色金融生态系统的增长。作为绿色投资计划的一部分,金融管理局还将通过国际清算银行为绿色债券基金拨款1亿美元。鉴于政府为绿色和可持续投资指定资金用途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上述绿色投资计划对于激活绿色投资相关需求至关重要。
中国在拉美的环保投资正在兴起。毫无疑问,中国的绿色投资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也是该地区迫切需要的。但是,这些并不能弥补中国对传统燃料的绝大部分资金和其所造成的持久环境破坏。太阳能和风能只占中国能源融资的不到7%。随着中国加大对环境友好型投资,拉美国家如果不想失去利益,就需要加强环境保护
随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圆满成功,中非关系再创新高。此次峰会上,中国方面作出了两项重大承诺:与非洲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关系和再向非洲提供600亿美元投资支持。有数据显示,中国对非洲的外国直接投资仍处于低位,而且远远低于中国在非洲主导的项目融资。作者认为,中国的承诺可能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容易实现。
本文区分了私营部门投资和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利用2004-2016年期间来自13个国家的多层次数据,本文调查了4种财政和金融政策工具(i)上网电价、(ii)税收、(iii)贷款、(iv)赠款和补贴对可再生能源私人投资的影响。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召开前夕,环保部、外交部、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这对绿色低碳产业是重大利好,中国“十二五”期间每年新增绿色投资1.1万亿元,绿色产业产值规模更是已达到8.4万亿元,未来算上沿线国家的同类投资,投资规模每年预计超过5000亿美元,未来15年的绿色投资总规模有望达到10万亿美元。
显示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