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化研究中心估计,2024年,银发经济将达到7万亿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预计到2035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30万亿元。
对中国而言,“成功利用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关键是将老年人的人力和人力资本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促进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是中国的一个关键问题。
土耳其官方近日发布数据显示,该国65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从2016年的8.3%上升到2021年的9.7%,人口老龄化速度正在加快。
台当局行政管理机构“主计总处”31日公布最新人口及住宅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台湾地区常住人口2383.4万人,近10年平均年增长率降至0.3%,人口增长持续趋缓,正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接近3亿,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个挑战。但该国已在人口老龄化中看到了发展银发经济的机遇。
老龄化欧洲最近开出一剂新药方:让儿童和老人一起玩。
中国开始探索和构建长期养老保障体系,一方面注重税收或财政支付模式,另一方面注重保险。
数字技术允许人们更灵活地安排工作,可以降低某些工作对身体或认知的要求,从而有助于维持中老年劳动者就业。如果我们能够改变观念,这些进步就可以创造出经济增长机遇,同时解决要如何供养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问题。这有望成为亚太地区的关键突破点,因为和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亚太地区的老龄化速度更快。
2015年通过的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呼吁建立一个平等的、人们普遍可以获得保健服务和社会保障的世界,让身心和社会福祉得到保障。实现这一目标面临挑战,而且一些挑战很难预测,但一个关键的潜在驱动因素是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鉴于亚太地区许多地方迅速老龄化,人们可以采取具体步骤,创造环境,让老年人安全、有保障和有尊严地生活,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等健康消费的需求日趋增强,树立大健康理念、发展大健康产业、完善大健康服务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针对劳动力流动的常规政策不足以阻止整个北欧老龄抚养比率显著上升的问题,也无法应对伴随人口老龄化而来的经济增长僵化和财政挑战。该地区国家需要采取积极劳动力市场战略,吸引来自劳动年龄人口持续扩大、抚养比率下降、好工作稀缺地区的临时和永久移民。
过去4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60%的人口都已居住在城市地区。相对的是,中国人口也在迅速老龄化。随着城市化和老龄化的持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城市是否更宜居、更健康、更适合老年人。
在迅速老龄化的背景下,中国需要为体弱的老年人提供居家、健康和长期护理设施。医院在健康以及健康和长期护理(LTC)供应间发挥着重要协调作用,但中国许多医院并未作好发挥这种作用的准备。本文基于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医院的健康和长期护理能力的评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澳大利亚国库部28日发布的最新一期《代际报告》预计,今后40年,澳大利亚将面临人口增速放缓和老龄化速度加快的趋势,给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除了应对新冠肺炎危机及其影响,今后10年,美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种族和族裔和睦,以及解决空间差异方面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而美国人口动态已下降。为此,美国需要更加重视移民的作用,以应对人口进一步停滞。
亚洲工作年龄人口在2015年达到顶峰,并将在未来几十年以加速度逐渐下降。到2050年,这些国家和地区老年人口比例平均将从1995年的7%增长到27%。劳动力供应减少会拖累经济增长,但可以通过提高劳动力参与度,对资本密集型行业进行投资以及制定解决生产率问题的政府政策来缓解。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生命健康领域的一场大考,让世界深刻认识到,生命健康事业关乎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总体来说,疫情之下,生命健康产业有四大发展方向值得关注。
韩国行政安全部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韩国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首次突破800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达14.9%,创历史新高。
亚洲正在迅速变老——在亚太地区的43亿人口中,有约9%是65岁以上的人口。该地区在保持低出生率的同时,人口增长速度下降,人均寿命变得更长,健康水平变得更高。创建有利于年长劳动力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以及劳工和社会保障政策,是亚洲各国在人口老龄化的环境下维持生产力和增长的关键。
显示 26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