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在中国成都举行的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表《中日韩合作未来十年展望》,通过了“中日韩+X”早期收获项目清单等成果文件,三国领导人在诸多议题上达成广泛共识。
中方关于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的声明13日晚对外发布。声明说,经过中美两国经贸团队的共同努力,双方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的基础上,已就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13日举办2019央视财经论坛,围绕“赋能高质量发展”,与会嘉宾积极建言献策。
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出一系列重要信号,以确保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北京时间12月2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视频连线,共同见证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投产通气仪式。中俄观察人士认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两国关系在能源经济领域的体现,也是国际合作互利共赢的“样板工程”。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26日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这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股发行。市场人士认为,阿里成功“回归”港股和市场的积极反应显示了企业对香港资本市场的信心,将有助于提升港股的流动性和新经济比重,鼓励更多海外发行人到香港上市。
在世界经济发展和国际格局演变的关键时刻,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于13日至14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海内外专家学者认为,此次金砖会晤传递出弘扬多边主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多领域合作等积极信号,为世界和平安全及经济发展提供了正能量。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5日在上海开幕,中国继续推动对外开放的决心让众多进出口企业更坚定信心,巨大中国市场给全球企业带来机遇。
中哈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与“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哈两国领导人2014年12月会谈时商定的合作项目。过去5年,两国设立20亿美元产能合作基金,举办十七次中哈产能与投资合作对话会,确定55个项目,涉及水泥、有色、化工、汽车、农业等领域。
IMF和世行两大机构均认为,虽然明年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速有望小幅反弹,但由于外部贸易环境恶化、全球金融状况收紧、国际资本回流发达经济体等因素,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经济复苏势头面临诸多风险。
《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把韩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与其4月预期相比降低0.6个百分点。韩国专家认为,韩国经济前景不佳首因在于作为经济增长引擎的出口严重受挫,韩国政府提振经济的成败关键在于财政政策的刺激效应。
业内人士认为,2019年阿根廷经济再次萎缩几乎已成定局。阿根廷即将迎来总统大选,两位总统候选人截然不同的经济政策主张让衰退中的阿根廷经济处在“十字路口”,未来依然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
巴西经济在今年第一季度遭遇萎缩之后,第二季度终于恢复增长。不过,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巴西经济目前增长动能仍然疲软,包括社会福利改革在内的一系列结构性改革对未来增长至关重要。
《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今年日本经济增长预期维持在0.9%不变,同时预测明年日本经济增速将放缓至0.5%。从近期日本政府发布的一系列经济动向判断也可以看出,日本经济增长势头放缓。多位受访经济学家表示,日本经济增长未来陷入停滞的可能性加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把德国经济明年增速由1.7%下调至1.2%。德国外贸协会主席霍尔格·宾曼指出,德国对外贸易下降凸显了当前全球经济和贸易疲软。 不过,在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看来,受全球经济放缓拖累的德国经济虽然仍处于疲弱阶段,但尚未出现重大危机信号。
中国和印度都是发展中的大国,同时也是新兴的经济体,两国国内市场庞大,经济互补性强。值得注意的是,产业对接和融合渐成中印合作新趋势。
中尼关系迈入新时代。双方领导人商定,将中尼共建“一带一路”同尼泊尔打造“陆联国”的国策对接,加快构建跨喜马拉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双方将在铁路、公路、口岸、航空、通信、过境运输等方面不断加强合作,尼泊尔的交通基建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以政府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专家表示,条例围绕市场主体需求,聚焦转变政府职能,将近年来“放管服”改革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上升为法规,确立对内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的营商环境基本制度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首期规模55亿元、子基金群达200亿元的浦东科创母基金10日正式启动,聚焦“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等六大硬核产业。
第十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交易博览会将于9月27日至28日在杭州召开,本届大会将聚焦数字经济,参会规模预计突破千人。
显示 361 条中的 341 到 3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