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2年年会于8日在海南海口举办。
近期举行的新加坡国际能源周活动中,与会专家学者、业内人士、政府和国际组织官员纷纷表示,能源危机可能会加速全球能源结构变革,而在这一转型的过程中,东南亚及整个亚太地区将发挥重要作用。
受库存充足、接收终端设施不足、需求下降以及气温偏高等多重因素影响,近期欧洲天然气价格有所下降。24日,被视为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的荷兰所有权转让中心(TTF)天然气期货主力合约价格自6月以来首次跌破每兆瓦时100欧元,个别合约价格甚至一度跌至负值。但分析人士指出,短期内天然气价格下跌难解欧洲能源困局。
新加坡贸工部长颜金勇25日在2022年新加坡国际能源周上宣布,该国将从发电能力、燃料供应和电力零售市场这三方面着手调整能源市场结构。
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25日在2022年新加坡国际能源周活动中宣布启动全国氢气策略。
老挝政府与中广核能源国际日前举行仪式,签署《中广核老挝北部中老电力互联互通清洁能源基地项目谅解备忘录》,致力共同打造风光水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
主管能源工作的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14日在出席“俄罗斯能源周”国际论坛时说,取代壳牌集团的“萨哈林2号”油气项目新股东将于今年年底前确定。
鉴于能源价格高企和持续的供应链问题,欧洲的钢铁、化肥等制造业公司被迫减产、停产或将业务向外转移,而美国是其重要目的地之一。这些影响使欧洲处于经济衰退的边缘,并有可能对其工业造成持久损害,引发欧洲对“去工业化”的担忧。
中国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宋雯26日在北京表示,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能源重点领域投资较“十三五”增长20%以上,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强劲动力。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日前在北京发布《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2》和《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22》。
6月15日,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与埃及总统塞西举行会晤并发表联合声明。双方承诺将共同努力落实《巴黎协定》,确保11月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7次缔约方会议取得富有雄心的成果。
16日,山西工信部门和氢能产业链代表企业召开会议,加快建设氢能全产业链。
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能源重点项目计划投资额同比增长10.3%。
中国通过大量资本流动、贷款和投资,在加勒比地区开辟了贸易通道。仅在过去两年里,就有十几个加勒比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倡议。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加勒比国家进行战略投资,与加勒比国家的政治联系日益密切,直到最近双方关系深化才引发关注。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25日在中新社国是论坛之“能源中国”上表示,能源基金会的一项分析表明,到2050年面向中国碳中和的直接投资可达140万亿元,碳中和相关的投资将在今后30至40年内为经济增长提供可观的投资推动力。
2020年欧盟能源消耗58%依赖进口,自给率仅为42%。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全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4.1亿吨标准煤左右,原油产量2亿吨左右,天然气产量2140亿立方米左右。
自乌克兰危机以来,德国能源价格继续大幅上升、不断创下新高,对德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冲击。根据德国联邦经济部数据,德国进口的天然气有约55%来自俄罗斯,从俄进口的煤炭和石油约占德国总进口的约50%和35%,德国在化石燃料方面高度依赖俄罗斯,故受到的影响也较为明显。
为增强罗马的“黄金力量”法规(2012年实施),法令还引入了一些措施以监督和阻止5G网络和云技术方面的收购和商业协议,加强了否决外国收购的政府权力。法令规定,在意大利经营5G网络和云技术方面的公司,将被要求每年向当局提供详细的拟议合并和供应交易的通知。
近日,中老能源合作工作组第二次会议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和老挝能矿部长岛翁及双方有关企业和金融机构参加。中国驻老挝大使姜再冬视频出席并致辞,中国驻老挝大使馆经商参赞赵文宇参会。
显示 439 条中的 241 到 26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