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国际关系新秩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中,能源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领域,大有可为。
中东地区是石油天然气富集区,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67%,波斯湾地区天然气储量达到全球的43%,而且不断有新的发现和开采。本文将列举中国与中东国家油气合作的现状。
能源已经并将继续在世界重要新兴经济体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这些国家日益成为能源需求增长和能源投资的中心。这些国家作出的能源发展决策不仅关系着自身的发展,也关系着能源消费、燃料选择、贸易模式和其它因素的未来水平。能源与发展领域正在发生多项重大转变。
以“共商、共建、共享:推进东亚能源合作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东盟“10+3”能源合作论坛29日-30日在北京召开。中外专家共同围绕共创东亚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与东亚能源合作、东亚能源发展的新趋势新格局、能源产能合作与互联互通、可再生能源合作与可持续发展、东亚能源合作的政策协调与合作平台、推动东亚能源合作深入发展等议题进入了深入讨论。
能源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三大问题之一,如何提高能源效率、提升绿色能源技术水准,共同建立更清洁、安全的经济体系,需要全世界的通力交流、合作。而今,借助清华控股推出的“基石计划-太平洋创新走廊”(TIE),这些愿景逐渐变为现实。
国际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处高级分析师Cédric Philibert博士9日在接受中国经济信息社专访时表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迅速,应在多领域推广应用”。
在11月9日举办的《可再生能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报告发布会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表示,中国能源转型主要依靠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中经社董事、副总裁曹文忠表示,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作为新华社经济信息业务的市场主体,中经社长期以来一直高度关注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为国内外能源企业与机构提供专业化的能源信息服务产品和智库服务。
11月9日下午召开的《可再生能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从绿色能源到绿色原料和燃料》报告发布会上,国际能源署副执行干事保罗·西蒙斯认为,中国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和政策上走在世界前列。
11月9日下午,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国际能源署在北京联合举办发布会,在全球首次发布可再生能源领域研究报告《可再生能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从绿色能源到绿色原料和燃料》,并就可再生能源在中国工业领域应用前景进行研讨。
英国第二大能源供应商SSE已经证实,其与另一大能源供应商Npower的英国国内业务正在进行合并。这笔交易结束后英国的六大能源公司将降至五家。这笔交易结束后英国的六大能源公司将降至五家。预计新公司的规模将大致与英国第一大能源供 应商英国天然气(British Gas)的规模相当,拥有约1150万客户。
11月9日,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和国际能源署在北京联合举办发布会,在全球首次发布最新研究报告《可再生能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从绿色能源到绿色原料和燃料》,并就可再生能源在中国工业领域应用前景进行研讨。
发布会将于9日下午在北京举行。该报告是国际能源署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聚焦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现状,并提出了促进可再生能源使用的可行性政策。
美国《华盛顿邮报》10月12日发表《中国将赢得未来》一文,称中国正聚焦经济、科技的下一个增长领域,以抓住未来。戳视频,看看中国如何在未来的竞争中把握住能源这一命脉。
在由咨询企业IHS Markit公司在新加坡组织的“能源与海运投资大会”上,专家普遍认为,在今后五至十年,中国将是影响能源和海运部门未来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电力和燃料供应短缺,尼泊尔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为加强能源安全、刺激经济增长,政府正在推进尼泊尔水电潜力的开发,并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亚洲开发银行日前发布《尼泊尔能源行业评估、战略和路线图》报告,讨论了尼泊尔能源行业的表现、主要发展制约因素,以及政府的发展规划和战略。
中东北非区域占世界已知油气储备的一半,成为全球能源架构的基石。在低碳化政策和低碳技术的发展这两大因素的推动下,全球能源架构当前正经历结构转型。本文寻求应对以下研究问题:中东北非石油出口国家为在全球去碳化时代繁荣发展做好准备了吗?
2016年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联合其他机构共同发布了2009-13年英国对发展中国家能源支持分析。本文基于2016年的分析,阐明在这一期间英国提供的能源支持明显倾向于化石燃料,而不是可再生能源。英国提供的能源支持中22%花费在可再生能源上,而近一半(46%)的能源支持用在了化石燃料上。
就经济关系而言,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两国基于互补性,已发展为强大的贸易投资伙伴。两国在旅游业、能源、交通、人力和农业方面具有共同利益,特别是巴淡岛、民丹岛和吉里汶岛经济特区对两国具有战略性经济意义。可以说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两国未来的双边经济合作将取决于巴淡岛、民丹岛和吉里汶岛经济特区的发展。
显示 434 条中的 361 到 38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