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水稻种植技术在冈比亚的推广和应用,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数据显示,2024年,冈比亚水稻产量突破4.8万吨,创下历史新高。冈比亚农业部长登巴·萨巴利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技术团队提供的高产技术支持和基础设施创新是取得这一成就的关键因素。
中国与文莱杂交水稻高级专家顾问项目启动仪式26日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举行。中国专家团队将通过技术授课和交流等系列活动,与文莱进一步加强杂交水稻农业科技合作。
杂交水稻技术创造了中国粮食主权的奇迹。
巴西南里奥格兰德州水稻研究所技术主管伊沃·梅洛表示,“袁教授的成就为我们留下了一笔科技财富,为在全世界消除饥饿作出了贡献”。
被尊为“国士”的他们,在2021年5月22日相继辞世——“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一日双星陨落,国人泪飞化雨。
13时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讲述了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贡献的使命与梦想。
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指导,中国经济信息社出品,泸州老窖·国窖1573全程支持的《讲述·中国故事》于2019年12月26日正式开播。在第七集《一稻一人生 清香满天下——袁隆平》中,“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讲述了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研究、应用和推广,为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贡献的使命与梦想。
13日,正在三亚工作的袁隆平,在工作间隙与阿里巴巴数字农业事业部推出“袁梦计划”,未来3年,在内蒙古兴安盟合作开发耐盐碱地水稻种植20万亩,让当地水稻种植户收入实现翻番。此前,袁隆平团队在内蒙古兴安盟试种的1000亩耐盐碱地水稻大米,已上线阿里巴巴平台,袁隆平亲自为大米起名“袁蒙大米”,意为“圆梦”。
10月14日上午,由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成立的第三代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在长沙举行揭牌仪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任公司董事长。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是由袁隆平科研团队在三系法和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方法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科研攻关实现。
显示 1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