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双创”制度体系尚处于摸索中,希望个别地方能走在前列,成为制度创新的高地。
建设“开放新门户”,主体是产业,载体是开放平台,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
产业兴,城市旺,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有力支撑。近年来,西安经开区立足发展实际、紧抓发展机遇,“4+4+4”现代产业体系已初步构成,2021年,西安经开区全区生产总值实现再突破,正式迈入“千亿级俱乐部”;工业总产值达到2406亿元,同比增长15.5%。
日前,立足西安“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空间发展战略背景,作为北跨主力军的西安经开区,对外发布“四新战略”行动方案,将以打造内陆对外开放先导区、产业“自贸+”创新区、发展融合经济示范区为抓手推进“开放新门户”建设。
日前,西安经开区正式发布“四新战略”发展行动方案,全面开启“开放新门户、科创新引擎、产业新高地、都市新中心”建设新征程,通过高水平规划建设管理“都市新中心”,提升人居环境水平和城市品质,打造成活力多元、宜居生态和复合高效的“理想之城”。
作为西安市工业经济的主战场、先进制造业的排头兵,西安经开区将创新作为发展的生命力,不断推进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着力打造“科创新引擎”。
多年前,人常说,出了城墙便是乡村荒野, 人口较少、发展落后的北郊更是略逊一筹。那时的人们不会想到,短短数十载间,曾经的荒地上绽放繁华盛景。西安经开区,精彩逆袭 实力上演,用事实讲述发展“传奇”。
西安,一座被世界文明遗迹紧紧包裹的古都,古道沧桑的大秦岭、雄伟坚固的城墙、浩大历史的博物馆,厚重感扑面而来。位于西安“北大门”的经开区,承载着西安的印迹和品格,带着浓烈的“推背感”,击节奋进,锐意开拓,挺起西安工业的脊梁。
初看西安经开区,一切好像都符合关于一个传统“工业区”的想象:规整的建筑;如潮汐般准时出现人流的高峰;企业里统一的工装;开阔高挑的车间里弥散着受了温度的机油和金属的味道,机器或高或低的轰鸣,透着一种冷静的气息——每间厂房里都只有很少的工人在操纵。
作为陕西自贸区的有机组成部分重要板块之一西安经开区,铆足干劲瞄准先进制造业持续发力,不断精简、优化政务服务,推动先进制造业向上下游延伸,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进程,着力推动商用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构建对标国际的商贸服务,推进门户开放,助力区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4月26日下午,经开区举办重点金融服务业项目签约暨优秀金融企业表彰会,14家龙头企业荣获10个金融奖项,总投资355亿元的9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这是经开区单次签约“金融招商”金额最高的一次,同时也是经开区实施“四新战略”一个月来最亮眼的招商成绩单。
随着打造“开放新门户”目标的确立,西安经开区在新起点上吹响了开放的新号角,未来将以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立足开发区实际和战略性产业聚集优势,经开区打造“都市新中心”有助于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引领带动西安“北跨”发展,提升人居环境水平和城市品质,助推区域综合实力提升。
西安经开区将继续强化科技赋能,提升区域内科创新动能,不断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3月24日,西安经开区举办“新征程·再出发”专题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四新战略”发展行动方案——全面开启“开放新门户、科创新引擎、产业新高地、都市新中心”建设新征程。
显示 65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