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记者从贵阳召开的贵州省“锦绣计划赋能行动”品牌创新分享会暨锦绣计划“十四五”研讨座谈会上获悉,贵州锦绣计划项目已带动50万人增收。
作为全国中药材四大主产区之一,近年来,贵州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形成了中药材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医药制造基础不断夯实、医药服务稳中有进、健康融合发展迅速的良好局面,产业发展势头强健。
记者从贵州省水利厅获悉,贵州省第四批28个骨干水源工程近日集中开建,总投资达71.67亿元。建成后,每年将新增供水12605万立方米。
记者从贵州省地方海事局获悉,“十三五”期间,贵州省共完成水运固定资产投资88.2亿元,同比增长39.4%。截至2020年底,贵州省高等级航道累计突破1000公里。
12月22日,贵州省2020年中医药暨“定制药园”产销对接会在贵阳市南明区召开。会上,贵州省中药材(大健康)电商平台(https://supply.zhonglingguanghui.com)上线发布。
贵州省发改委等四部门近日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不动产登记领域对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实施信用联合惩戒的通知》。贵州省将通过“发起—响应—反馈”信用联合惩戒机制对失信被执行人在不动产登记领域的行为进行约束。
截至12月23日,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20215个,提前超额完成全年2万个的任务目标。全省5G用户数超900万户。
今年1至10月,贵州新增减税118.04亿元,其中2020年新出台政策新增减税38.09亿元。另外,落实社保费减免254亿元,其中企业减免226亿元。
近年来,贵州旅游产业已突破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而是发挥着旅游产业“一业兴百业”的综合效益。展望“十四五”,贵州将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构建高质量发展现代服务业体系。
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依托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铁皮石斛生态种植业,逐渐形成了育苗、种植、科研、石斛面条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带动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务工增收致富。
温泉旅游兼具低碳环保和疗养保健功能,是公认的“绿色产业”。贵州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加快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打造“温泉省”旅游品牌。
12月16日,记者从标准助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新修订的《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标准体系》(2020版)出炉。
以“央地谋篇‘十四五’,合作共建新格局”为主题的2020年央企助力贵州发展大会11日在贵阳召开。记者从会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自大会筹备以来,贵州省与48家央企签约投资合同项目226个,拟投资额4453.61亿元。
12月16日,记者从在茅台集团召开的2020年度贵州茅台酱香系列酒全国经销商联谊会上获悉,今年茅台酱香酒公司预计可完成茅台系列酒销量2.95万吨;实现含税销售额106亿元、同比增长4%,连续两年“破百”。
“职教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服务一方。”12月7日,在毕节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广药刺柠吉班”的开班仪式上,一段开班宣言道出了贵州刺梨产业发展实现产教融合、教育反哺产业的循环过程。
近日,《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明确茶树种植基地禁止使用剧毒、高毒、禁用的农药,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该条例将于2021年2月1日起施行。近年来,贵州茶产业发展迅速,成为拓宽山区农民致富路的特色产业和生态产业。
记者12月4日从贵州省残联了解到,贵州共有48.8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目前已全部脱贫。
记者从贵州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贵州省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条例》自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经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将于2021年2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茶树种植基地禁止使用剧毒、高毒、禁用的农药,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
记者从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截至目前,贵州已有77个县启动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和有序就医新秩序的构建。
显示 650 条中的 221 到 240 条结果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