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经合组织的分类,中国融资最多的行业是“硬件”行业,包括能源、运输和仓储、工业、采矿、建筑和通信。这些行业的代表性活动是建设发电厂、道路、矿山、港口和其他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其中,能源行业平均获得45亿美元的资助。
近年来,中国对外贷款规模出现下降。尽管如此,中国加大了对“小而美”项目的投资,且更加重视绿色丝绸之路的建设。中国金融机构的贷款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过去十年,中国的海外贷款越发具有商业性。
“政府性融资担保帮我们解决了融资难题,财政贴息给我们节省了近6万元利息支出,融资成本少了近一半!”8月20日,安徽华森九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舒文明指着新投产的生产线感慨道。
记者1月22日从国家开发银行获悉,2024年,该行保持信贷稳定增长,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000亿元,支持实体经济发放本外币贷款2.94万亿元。
全球主要国家都十分重视非洲的潜力与机遇。在这方面,中国遥遥领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在非洲成功推进多年。
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中国的基础设施贷款正推动非洲国家更多地参与全球价值链。
关于中非关系,长期存在的误解之一是“债务陷阱”。现实是,一些非洲国家从中国大量借款用于关键基础设施开发,但贷款协议一般不包括允许扣押资产的条款。
中国向非洲提供的大部分贷款都有灵活的条款,通常允许重新谈判或延期。研究表明,过去20年,中国重组、重新安排或免除非洲大陆约100亿美元的债务。而且,非洲在与中国的交往中并非被动的参与者。许多非洲领导人都积极谈判和重新谈判条款。
误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贷款的性质会破坏促进全球南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合作可能性。
乌兹别克斯坦媒体5日援引世界银行声明报道,该银行为乌兹别克斯坦提供8亿美元贷款,供其推进市场经济改革。
过去二十年,中非之间的金融联系得到了极大加强。与此同时,随着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使用不断推进,非洲各国政府也开始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熊猫债券”。
2023年,中国发展金融机构向巴西发放两笔贷款,总计13亿美元。2023年,中国发展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略高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在2022年发放的8.63亿美元。
由于中国拥有得到政府支持的技术方法和广泛融资赋予的优势,美国在发展高科技核电方面落后中国多达15年。
银企面对面,共商解难题。5月9日下午,荥阳市政协“有事好商量”建筑及房地产业银企协商对接签约仪式在荥阳市五龙产业园区举行,当天银企签约金额达1.58亿元。这是自2023年10月以来荥阳市政协通过“有事好商量”平台举办的第六场银企对接会。
中国人民银行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两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6.3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次高水平。
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Mortgage Bankers Association)21日公布的季节性调整数据显示,受抵押贷款利率飙升影响,美国抵押贷款需求大幅下挫。
1月26日,记者从农发行四川省分行获悉,近日,农发行犍为县支行成功投放7780万元项目贷款,用于犍为县森林质量提升项目,以金融力量助推犍为县林业生态建设。
记者1月25日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获悉,截至2023年末,进出口银行政策性业务占比提高到60.72%,占比、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2023年,农发行四川省分行辖内巴中市分行直营业务部主动对接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项目资金需求,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累计投放各项贷款30.39亿元,跑出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截至当前,各项贷款余额104.53亿元,突破100亿元大关。
显示 344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