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交困的拉美经济2019年整体表现乏力,33个经济体中有23个增速放缓,有些经济体甚至陷入停滞或衰退。分析人士预测,2020年拉美经济发展将好于2019年,然而整体形势仍不容乐观。
2019年,世界经济来到了十字路口,在多重风险和挑战的寒流夹击中,努力辨明前路,迎风前行。
贝京-萨达特战略研究中心(以色列)发表巴伊兰大学博士Mordechai Chaziza题为《以色列同意监管外国投资》的文章称,近年来,中以经济关系蓬勃发展,中国已成为以色列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重要外国投资来源地。然而,美国对中国对以色列战略资产的影响力日益警惕,由此导致的紧张局势限制了中以关系的发展。
丹麦国际事务研究所高级研究员Luke Patey发表题为《中国崛起对丹麦的挑战》的文章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推行的外交政策引起丹麦和欧盟多国的警觉,同样,中国作为全球超级大国的崛起趋势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鉴于中国在全球经济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丹麦必须与之保持合作:脱钩不是解决之道。
韩国—东盟特别峰会26日在韩国釜山落幕。与会领导人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支持维护自由贸易秩序。
俄罗斯瓦尔代俱乐部发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专家Timofei Bordachev的文章称,中俄两国近期的合作动向表明这两个欧亚大国的关系正在向新的战略水平过渡。事实上,中俄两国正在迅速迈向新的战略伙伴关系,部分原因是西方国家的做法让中俄越发靠近彼此,另有部分原因是两国希望更安全地保护其公共空间免受外部威胁。
为何在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性的财政政策、低通胀和没有明显巨大失衡的背景下经济出现如此急剧和稳定的放缓态势?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所指出的那样,有证据表明,贸易紧张局势带来的不确定性是主要因素。
金丝雀对有害气体十分敏感,过去人们在矿井中放置金丝雀,来检测矿井内空气质量。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执行总裁何鸣杰近日在一个论坛上发言时,用“矿井里的金丝雀”形容自贸港新加坡在保护主义威胁下的境遇。他认为,国际经贸摩擦频发之际,新加坡在东南亚国家中首当其冲。
菲律宾经济曾一度领跑东盟,但今年来经济增速持续放缓,第二季度同比增速降至5.5%,比去年同期放缓0.7个百分点,创4年多来最低季度经济增速。
巴基斯坦《论坛快报》10月28日报道:随着世界经济近几十年的快速增长,各国对全球化认识的分歧日益突出。
现在的问题是国际社会何时以及如何能够恢复自由贸易环境丧失的动能。显然,在商业部门制定出足够的经济激励措施来迫使政府编写和重写国际规则以促进新的和传统的商业领域的贸易和投资之前,这是不可能的。或许还需要等待几年各国才会开始同意就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泰国总理巴育25日向国会阐述新一届政府政策时表示,在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泰国将制定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扶持受影响的出口产业。
2016年,美国选出一位公然奉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总统。本文利用美国县级选举数据来检验这一结果。作者驳斥了支持贸易保护主义完全是为回应全球化这一假设。
笔者所在的达沃斯全球未来理事会针对全球科技金融行业做了一个评比,探讨新技术兴起到底能够惠及哪些人、对全球经济有多少帮助。就新技术对全球经济的作用,大家普遍有共识,但新技术能以怎样的方式帮助全球经济,同时又会带来哪些挑战,仍然有很多值得讨论的空间。
英刊《经济学人》发表题为《美国难以限制中国超级计算机发展》的文章称,美国难以限制中国超级计算机发展,限制中国超级计算机的进步并不简单。
俄罗斯瓦尔代俱乐部发表日内瓦高等国际关系及发展研究院教授Xiang Lanxin题为《什么是中俄关系的“新时代”?》的文章称,在中俄双边关系进入全面战略合作的“新时代”,根据官方联合声明,它包括捍卫多边主义、世界贸易体系、联合国权威和国家主权的必要性。鉴于特朗普针对中国发动全面贸易战,中俄合作的深化恰逢其时。
毕马威中国近日发布2019年一季度《中国经济观察》,展望宏观经济发展走势。回顾过去一年的经济走势,2018年开局时中国经济表现良好,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8%,增速较2017年四季度小幅回弹了0.1个百分点;但此后经济下行压力逐渐加大,GDP增速逐季下滑。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来自内外两个方面的压力:一是去杠杆带来的信贷紧缩,叠加需求端的周期性回落;二是中美贸易摩擦对市场预期造成了一定扰动。
“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采取多边主义路径,体现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维护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努力打造了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公正平等的治理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多轮驱动的增长模式。“一带一路”倡议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推动国际经济体系变革,提供了重要平台。
显示 157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