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使美国更容易受药品、个人防护设备和医疗器械供应中断影响,并且应该削减 “传统”贸易协定。然而,疫情经验可以告诉美国,与承诺大力保护美国知识产权、值得信赖贸易伙伴达成新贸易协定,可以使医疗供应链更加安全,并扩大发展中国家获得有效药物机会。
欧洲的贸易政策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长期的影响因素是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美国的“面向中产阶级的贸易政策”正在成型。以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理事会和印太经济框架为例,其核心内容似乎是“跨境”问题,如监管一致性和标准制定,试图提高供应链弹性,以及改善劳工和环境标准。
本文分析了亚太地区现有区域和双边贸易协定、框架、论坛和其他安排有关卫生部门的覆盖范围和承诺。文章还旨在了解该地区卫生部门的区域和双边合作现状。
本文回顾了全球范围内的区域贸易协定中的可持续发展内容,然后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与最近其他两个“超级”区域贸易协定——《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欧盟-日本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条款进行比较分析。
美国总统拜登和他的前任老板一样,一直专注于印太地区。印太经济框架并不完全被认为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替代品,但肯定是增强美国在该地区经济影响力的一种方式。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美国)副研究员Andreyka Natalegawa等在《东南亚印太经济框架》一文中表示,印太地区经济多样性和政治限制将使拜登政府在“印太经济框架”四大支柱上面临挑战。同时,拜登政府计划舍弃传统贸易协议,通过行政干预手段落实,使框架的推广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作者建议,借助印太经济框架、亚太自由贸易区等新的区域合作平台,以及亚太经合组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现有区域合作框架,在亚太地区建立起贸易与技术之间的联系,从而加强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弹性目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与明智的贸易政策相结合。毫无疑问,在可预见的未来,澳大利亚贸易政策执行将变得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
日前,印度与澳大利亚签署双边贸易自由协定。这是继阿联酋之后,印度今年签署的第2个双边自贸协议。同时,印度正抓紧与英国、欧盟、加拿大进行谈判,有关的双边自贸协议也在进一步推进中。印度开放力度的加大、俄乌冲突导致的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叠加,共同推动了国际产业资本加速向印度流动。
从墨西哥角度来看,《美墨加三国协议》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贸易协定将增强投资环境改善的潜在好处。关键问题是物流、基础设施、产权保护,以及加大投资。不管墨西哥贸易地位如何,这些都符合墨西哥利益。
即便在中国、英国和韩国等重要国家想要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之际,印度和美国还是保持距离,有被冷落的危险。对印度和美国来说,坚持不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危险显而易见。
多数人认为,中国难以加入CPTPP。然而在不久前,很少有人会相信中国比美国更对CPTPP有兴趣。就算中国的申请没有意义,它仍然是美国在亚洲经济影响力迅速消退的例证。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近日向《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保存方新西兰贸易与出口增长部长奥康纳提交了中国正式申请加入CPTPP的书面信函,标志着中国开启加入CPTPP之旅。消息公布前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率先表示欢迎和支持。
由于与非洲和太平洋地区国家的贸易协定和贸易投资体系还不完善,韩国与该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规模仍然较小。本文旨为韩国提供促进与非洲和太平洋地区国家贸易合作的中长期策略。
本文作者指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存在局限性。为补充RCEP,作者建议韩国推进另外两个贸易谈判优先事项,加入全面和进步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并升级韩美自由贸易协定(ORUS)。
国际贸易历来被认为是“中性的”。然而,在实践中,即使是表面上中立的贸易政策也可能歧视女性。本文评估的是对性别问题的回应,而非性别影响。根据对贸易专家和谈判代表的采访,作者思考了贸易谈判对在贸易协定中纳入与性别相关的条款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并针对贸易协定、贸易谈判和国内政策提出建议。
随着2020年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签署,12月30日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完成,以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有可能扩容,与亚洲以及亚洲内部的贸易政策正在加速发展。这些贸易和投资协议的经济和政治观点是什么?相关参与者追求什么目标和策略?对欧洲的贸易政策有何影响?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显示 73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