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20日宣布,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上调至1.5,并于2023年7月20日实施。
中国人民银行25日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人民银行、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25。
中国人民银行25日发布消息称,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上调至1.25。
9日,国家外汇局发文指出,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作为中小微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5月底,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支持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的通知》,在之前试点的基础上,扩大了跨境融资便利化额度试点的范围、适用主体和额度。分析指出,新政策将有针对性纾解企业困境,助力企业加快创新发展。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31日发布消息称,其近日发布《关于支持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开展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的通知》,决定进一步扩大试点,便利更多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助力企业加快创新发展。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简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正逐步成为中新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名片。记者1日从重庆市中新示范项目管理局获悉,截至2021年7月底,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累计签约商业合作项目118个、总金额约214亿美元;签约跨境融资类项目172个,金额约157.7亿美元。
记者3月19日从国家外汇管理局获悉,外债便利化试点将从北京扩大到上海、湖北、广东及深圳等省、市。
国家外汇管理局正在探索运用区块链技术来助力中小企业跨境融资。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张新近日接受分析师专访时表示,经过两年细致扎实的技术筹备,已于今年3月22日推出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率先在7个省(直辖市)、14家法人银行试点。
据《联合早报》20日报道,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陈振声19日在该国国会上表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在加快中国西部省、市、自治区和东南亚的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良好进展。
记者近日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管理局获悉,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启动两年来,共实现跨境融资项目64个,总金额超过60亿美元,有效降低了西部地区的融资成本。
2017年全年,江西省91家中资企业选择跨境融资,外债提款额144.54亿元人民币,是2016年的5.2倍,新增规模位列全国第11名,有效缓解了江西省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显示 13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