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通胀预期处于下行轨道,英国央行以及英国公众都希望这场生活成本危机能够平息。然而,作者认为,不应对经济迅速复苏抱太大希望。
2023年,许多经济体受到多重危机影响。新冠肺炎疫情余波、冲突等都对各国经济、国际贸易和金融产生影响。然而,最严重的问题是通胀回归和利率上升。
2021-2022年的通胀是货币政策失误的结果,而不是像政府和央行官员经常声称的那样,是英国当局无法控制的一系列外部冲击的结果。
全球抗击通胀的斗争远未结束。
本文重点介绍了八个欧盟成员国政府如何通过放宽国内监管和采取各种税收改革来缓解本国公民面临的通胀压力。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7日表示,美联储或以更快的速度,将联邦基金利率提升至较预期更高的水平。
美联储理事菲利普·杰弗逊(Philip Jefferson)27日表示,美联储不会改变其设定的2%长期通胀目标,否则可能会破坏“稳定”的通胀预期。
巴西中央银行当地时间27日发布的最新一期《焦点报告》显示,由于卢拉政府展现出的财政扩张政策信号,过去一周,市场对巴西2023年的通胀预测从5.89%,调至5.90%,连续第11次上调。
美国商务部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美国个人消费支出(PCE)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6%,涨幅超过市场普遍预期且来到2022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
当地时间2月22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布的1月31日至2月1日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或将继续上调联邦基金利率以抗击通胀,多数官员支持放缓加息步伐。
美国圣路易斯联储主席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22日表示,美联储有信心战胜通胀,主张加快对抗通胀的步伐。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2日发布的1月31日至2月1日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将继续上调联邦基金利率以抗击通胀,多数官员支持放缓加息步伐。
喀麦隆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2022年度通货膨胀报告》,指出喀国内去年通胀率达到6.3%,为1995年(9.0%)以来最高水平。
过去一年美国利率大幅上升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构成重大威胁。考虑到推动紧缩周期因素,美国货币紧缩对新兴市场国家金融状况和经济结果影响可能会更加严重。
作为“世界工厂”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重新开放后导致需求激增,也有人担心这会加剧全球通胀压力。但经济学家表示,投资者不必过于担心。
受美联储持续收紧货币政策、乌克兰危机升级等影响,中东多国去年以来承受的本币贬值、通货膨胀压力未见缓解,局部地区甚至愈演愈烈,严重威胁当地民生和市场稳定。
基加利消息:卢旺达货币政策委员会在一份公开声明中表示,将现6.5%的贷款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7%,以抑制通胀带来的物价高企。
欧盟委员会13日发布2023年冬季经济预测报告,将欧盟和欧元区今年经济增长预期分别上调至0.8%和0.9%。
去年年底以来,英国各地各行业罢工活动此起彼伏、愈演愈烈。这场搅动英国上下的危机,表面上由通胀高企导致工资缩水引起,实际上却是近年来在英国政府错误政策助推下英国社会不平等持续加剧的结果,折射出“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严酷现实。
巴西地理统计局2月9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1月,衡量该国通胀水平的全国广义消费者价格指数(IPCA)环比增长0.53%,增幅低于前一个的0.62%。
显示 529 条中的 281 到 30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