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继续实施财政金融互动政策的通知》,针对扩大融资的关键主体和薄弱环节,出台七大类34条财政支持政策,着力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引导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
参会专家认为,中非合作潜力巨大,各参与方应在非洲建立“金融+产业”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大力发展直接投资、强化汇率避险等优化金融支持,更好地带动国内成熟技术、先进装备和产能“走出去”。
金融街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驻区金融机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金融机构走出去创造便利条件、提供优质服务。引导银行、保险、股权投资、央企广泛合作,构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产业生态,巩固金融街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先行区地位。
人工智能正在削弱使现有金融机构组成部分集合在一起的凝聚力,为全新的操作模式打开大门,并引领新的竞争动态。本文以世界经济论坛以往关于金融服务业颠覆性创新的研究为基础,全面探讨了人工智能对金融服务业的影响。
近年来,中国银行江西省分行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深入践行“建设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专业支持、资金投入、服务创新、平台撮合等资源优势,服务江西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争当赣企“走出去”首选银行。
最近,美国财政部发布了令人期盼已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和创新报告。该报告研究了美国金融监管框架的主要问题,发起了可能引起导致现有规则和监管方式重大整改的讨论。
2010年吉尔吉斯斯坦首次引入了金融包容,但收入差距仍然很大,金融服务的获取受到限制。该国迫切需要进行综合努力,使更多的人和企业参与金融活动,调动他们的储蓄并提高获得信贷的机会。
7月8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旗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主办的第五届金融科技外滩峰会上,CF40成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指出,“做金融业,核心是要通过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定价能力的提升,来提高金融市场的渗透率、覆盖面。”
全球力量正逐渐、部分地从西方转向东方。金融服务也是如此。文章首先讨论了欧盟-亚洲多边及双边层面的金融服务合作,其次讨论了亚洲和欧盟内部的首次多边合作,随后评估了欧盟-亚洲国际和双边层面的合作,最后总结了主要研究结果,得出了一些结论并提供了一些政策建议
本文介绍了2007年中期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对欧盟金融服务政策的整体描述和评估。该分析将银行业联盟确定为分水岭时刻,并相应地对欧盟政策作出评估,认为在此期间上半场欧盟的政策回应大多不足,而下半场大多是有效的。
本文对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盟的金融服务政策进行整体描述和评估。这十年的事件以时间为序可分为四个主题:对2007-08年金融冲击的最初回应;欧盟和G20出于政治发展的后续举措;2012年中期后的银行联盟;以及最近更多集中于英国脱欧公投的事件。
英国脱欧可以提升英国的金融服务产业。作为全球最活跃的金融服务供应者,英国有潜力在脱离欧盟后,在助力发展更加有效的国际监管框架方面扮演关键的角色。
数字支付系统和金融服务已成为现代技术基础设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全球金融体系的日益数字化也带来了问题——扩大了网络犯罪分子的攻击范围。随着虚拟货币和金融系统的使用继续增长且不断创新,全球犯罪也会呈增长趋势。鉴于半数犯罪都包含网络成分,现在是人们按钱索骥,创建国际电子罚款基金的时候了。
英国和欧盟关系的未来目前处于不确定状态。这种不确定性在金融服务领域最为突出。本文研究了金融服务领域,英国与欧盟未来关系三个可能的走向:欧洲经济区(EEA)成员关系、与第三国等同及定制协议。本文除了研究每个选择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可行性,也探讨了过渡期的突出问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市建镇、产城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以“新驿站”为节点,实现点线依托、协同配合,将有利于整合区域综合资源,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长远发展。受访人士指出,金融服务助力“新驿站”繁荣发展的同时,仍需因地制宜,加强相关政策研究,切实加大对本土优势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
区块链实际上是历史上所有交易的记录。它一种是没有中间人的金融交易方式,正在为人们创造交易的新途径,可用于记录交易、验证身份和建立合同。这将颠覆金融服务行业,并大为提高效率。
与人工智能相融合,已经成为全球主要金融行业发展的新目标之一。人工智能在资本领域掀起一阵数字浪潮。在数据庞大、需求庞大的金融业,人工智能开始发挥它的优势,通过金融科技推动该行业的发展。 据统计,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成果总量居世界首位。
正在上海举行的“2017年陆家嘴论坛”上,来自银行、保险、清算等各行各业的专家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金融服务创新”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电子汇款学习行动网络(ELAN)近期对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和孟加拉国的人道主义电子汇款项目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采取移动支付的方式接收人道主义汇款能增加部分服务的使用,但无法推动人们广泛或持久地采用这些服务。
电子汇款学习行动网络(ELAN)近期对埃塞俄比亚、津巴布韦和孟加拉国的人道主义电子汇款项目进行了案例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采取移动支付的方式接收人道主义汇款能增加部分服务的使用,但无法推动人们广泛或持久地采用这些服务。人们可能更喜欢利用更熟悉、易使用且可获利的非正规金融体系。
显示 270 条中的 241 到 2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