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政策简报分析了在欧盟结构之外的差异化合作是否有助于欧洲在安全和防务领域一体化的长期前景,或者是否会更广泛地加剧欧盟内部和欧洲防务内部现有的分裂。报告认为,灵活的防务框架在加强欧盟成员国之间的防务合作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但也存在挑战。
“灰色地带”一词现在成为贴在中国新式的、棘手的州际战略上的通用标签。澳大利亚和日本都对“灰色地带”行动深感担忧。本文简述澳日针对“灰色地带”开展防务合作的三个方面。
虽然俄罗斯将越南视为其在东南亚最亲密的伙伴之一,但它必须小心谨慎,以免牺牲它与中国的关系。
战略罗盘可能为欧盟防务合作提供动力,加快欧洲军事能力发展,加强北约防御和威慑,并减轻跨大西洋负担分担的紧张局势。然而,一些成员国担心此举对北约的负面影响,如果欧盟军事雄心设定过高,其结果可能难以实施。因此,战略罗盘应该采取中间路线。
12月22日,土耳其外交部长表示,印尼和土耳其已同意加强在贸易、国防和投资领域合作。
为应对大国竞争并创造就业机会,美国国会内部出现了限制性采购规则的想法。但这可能不利于强大的国防、经济繁荣、竞争力以及与盟友和合作伙伴的合作能力。
4月,面对公众对其支出计划的批评,泰国国防部宣布推迟一些军备采购计划,如从中国采购潜艇和从韩国采购教练机的计划。泰国国防开支将减少5.65亿美元。然而,泰国经济危机不太可能造成中泰防务合作减少。
随着欧盟2020年在制度上进入一个新时代——新的欧盟委员会、新一届欧洲议会,不久还将出台新的多年预算,有三个挑战将决定欧洲国家在未来几年是否能够维持和利用它们在国防领域的努力。
随着区域战略动态的演变,东盟国防部长会议面临着维持多边防务合作势头的挑战。如果它在这方面取得成功,东盟国防部长会议将巩固其作为东盟框架内维持稳定的区域安全环境的关键支柱的地位。
欧盟通过了永久结构性合作安全和防务政策领域的第二批项目。永久结构性合作对欧洲军事能力的长期影响将取决于对执行这些倡议的承诺,并取决于为解决欧洲防务能关键差距所发起的新倡议。
防务合作是加强印俄双边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俄罗斯可在开发和制造导弹系统、电子战系统、通信系统等方面为印度提供专业知识,并帮助其实现国防目标。因此,新德里应该与莫斯科密切配合,以从俄罗斯的国防现代化计划中获益。
本文陈述了为稳定防务关系,澳大利亚与印度尼西亚在海上重新调整防务接触活动的理由。然而,重新调整防务关系的进程不能在历史真空中进行。为了解如何重新调整两国关系,本文研究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与印度尼西亚防务合作项目的演变。
俄罗斯日益增长的国际自信与波罗的海地区尤其相关。由于波罗的海国家在欧盟和北约的地理位置和双重成员身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这三个波罗的海国家既是北约的弱点,也是加强北约和欧盟合作的关键试验场。
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紧张局势正在引发德国关于如何为一个后大西洋欧洲的可能性做准备的辩论。柏林面临的挑战仍然是加强欧洲防务合作的雄心壮志,同时避免欧盟成员国之间出现新的断层线。
在2018年8月举行的年度国防部长对话期间,印度国防部长尼尔马拉·西塔拉曼邀请日本参加泰米尔纳德邦和北方邦的两条国防工业生产走廊。这两条走廊旨在促进国防生态系统,加强莫迪总理的“印度制造”倡议。
北约表示愿意与乌克兰合作,但这将取决于该国的国内改革。从短期来看,北约和乌克兰之间目前的双边关系状态很可能会持续下去。北约将进一步支持乌克兰在战略和战术上加强其防御能力。
芬兰和瑞典之间的防务合作在整个波罗的海地区造成了“舰队驻扎”效应(‘fleet-in-being’ effect),对区域稳定的影响喜忧参半,同时矛盾地增加和减少了不明确性。
北欧国家的直接安全环境以及更广泛国际格局近期的变化给北欧在外交和安全政策方面的合作带来新的使命感,使区域安全问题成为优先领域。北欧合作必须适应北约和欧盟的政治和体制要求,但顾及和促进共同的北欧利益不应被排除。北欧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合作被放在重要位置,在芬兰尤其如此。
在国家战略决策者和舆论层面,瑞典国防政治比芬兰国防政治波动得大。过去二十五年中,不同的历史经验和战略文化已经促使芬兰的防务政策强调连续性,而瑞典则沉湎于不连续性。
常设的结构性合作(PESCO)不会为欧盟成员国的军事能力带来巨大飞跃。这将需要更具雄心的项目。但是,常设的结构性合作实施的方式可以塑造欧盟和北约合作的未来,以及欧盟委员会在防御政策中的角色。
显示 23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