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2日从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2018年陕西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增幅较大,其中实有企业户数达82.03万户,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3.65%,高于全国实有企业户数平均增长水平9.13个百分点。
记者日前从陕西省水利厅获悉,陕西2019年计划完成水利投资325亿元,增长8%以上,新增治理水土流失及生态修复面积3000平方公里,修复整治涝池、塘堰1500座,新建加固淤地坝300座,解决和改善260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新增小水电装机2.5万千瓦。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文引学19日表示,今年陕西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全面推进“藏粮于地”与“藏粮于技”,全面完成27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任务。
记者从正在召开的陕西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了解到,2019年,陕西省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200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村。
近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对涉及企业减负、融资难融资贵、营商环境及投资受限等民营企业关注的九大焦点问题,提出33条具体措施,力争到2020年陕西省非公有制经济占比达到58%左右,民营市场主体超过300万个。
记者4日从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陕西省市场监管部门近日从行政审批、政策支撑、监管执法、优化服务等方面整合推出多项举措扶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记者26日在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支持民营企业暨银企合作签约仪式上了解到,陕西省金融监管机构将在拓宽融资渠道、加强监管考核等五方面持续发力,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这六年的时间,从陕西开行的中欧班列运输品类由刚开始的单一工业机械,逐步向快消品等多品类发展,”张义说,国际班列的开行不仅为“中国制造”走出去创造了机会,也为中国与欧亚国家开展产能合作搭建了桥梁,同时推动着企业产能的优化和产业的升级。
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为扶持元宝枫产业的发展,元宝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月1日在陕西杨凌授牌,同时成立的还有元宝枫产业国家科技创新联盟。
近日,记者从西安海关获悉:今年以来,陕西外贸进出口规模实现较快增长,呈现四大亮点。
记者18日从西安海关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陕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达282.7亿元,增长32.1%,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1%。
记者16日从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了解到,陕西跨境电商人民币结算平台“通丝路”首单业务已成功落地。10月9日,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森海农产品公司通过“通丝路”平台与美国客商达成30吨小米销售合同,10月10日首批销往美国的5吨小米结算人民币5万元已成功到账。
记者从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陕西通过举办文物展览、联合考古发掘等方式,与“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开展文物考古跨国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深化,让陕西这个内陆省份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海归”群体,正将陕西作为事业发展的新舞台。
9月26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陕西‘一带一路’建设五年成就”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二场上了解到,5年来,陕西围绕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动经济,着力构建“一带一路”交通商贸物流中心,扎实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记者从陕西省财政厅了解到,今年以来,陕西财政累计拨付资金17.31亿元,从落实待遇、提升质量、缓解不足、均衡发展等方面发力,推进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
从古丝绸之路起点到“一带一路”核心区,从积极推动者到主动融入者,今日陕西,正以其重要的枢纽和门户地位,站在世界舞台中央,璀璨而耀眼。
据陕西华清宫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费文娟介绍,《长恨歌》原本是景区为了破解“门票经济”难题,实现转型的“破冰之作”,经过十多年的打磨,已经成为景区的招牌之一。2007年公演以来,累计演出2500多场,接待观众超过350万人次。
显示 417 条中的 341 到 36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