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在此间举行的2018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上,巴基斯坦客商卡农正坐在牦牛毛账房里的藏毯上品尝着手抓牦牛肉。“我们不仅能看到各国精美的地毯,还能体验各地颇具特色的文化。”卡农说。
4月21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2018“绿色·乡村”文化旅游节暨第十届草莓蔬菜采摘节上,由25家农家院制作的180多个农家土火锅排起“长龙”,供游客免费品尝。其中一个可装20多斤食材的“火锅王”最引人注目。
2018中国(青海)藏毯国际展览会将于6月2日至6日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以“编织绿色地毯世界,铺架‘一带一路’桥梁”为主题,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设A、B、C三个场馆和广场展示区,总搭建展位约2000个。
国务院近日批复同意了《兰州—西宁城市群发展规划》。记者从青海省发改委获悉,规划涉及青海未来发展的重大发展定位有13条、重大工程项目27条、重大利好政策19条、重要协同发展机制6条。
中国青海民族文化艺术展29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开幕。200余件展品集中展示了青海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如果夏天的青海湖是美丽的,那么冬天足以用神秘来形容;如果夏日的黄河水汹涌澎湃,那么冬天的黄河一定是蜿蜒前行;如果夏天的青海山河壮美无比,那么冬季的青海风光一定展现着别样的一番韵味。
1月24日,2018青海柴达木特色农产品(杭州)推介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吸引了百余家来自浙江、青海的企业参加。不只是举办推介会,近年来浙江省和青海省海西州以对口援建为契机,通过产业援助增强海西州经济发展“造血”能力。
“看雪景、做冰雕、参加景区的活动……这几年冬季到青海的游客比以前多。”青海湖敦煌旅游车队的包车司机马德志说,以前冬天他们就歇业了,现在平均每周跑一两趟短途旅游包车。
1月12日,记者从省文化新闻出版厅获悉,为健全我省特色文化产业体系,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日前,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出台《青海省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发展规划及行动计划(2018-2025)》,旨在努力把青海打造成为丝绸之路多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价值高地、生态文明的价值高地和绿色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青海生态地位重要性无与伦比,但生态环境又无比脆弱,一定程度上导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状态凸显。
传承经典、加快抢救藏医学资源,打造藏医药教育事业智囊资源,青海省“名老藏医百人计划”于12月26日正式启动。藏医学历史悠久、体系完整,是世界四大传统医学之一。历史上藏医药教育主要以寺院教育、师带徒、民间家传等形式传承,然而伴随部分名老藏医的故去,藏医学宝贵的学科资源也随之流失,藏医学的传承工作十分艰巨。
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顺利实施,今年青海省进口贸易迅猛发展,外贸进口呈现大幅增长势头。
记者从青海省旅发委了解到,我国首个以撒拉族风情为主的旅游综合体——撒拉尔水镇项目,11月30日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开工建设,一期投资10亿元。
8月20日,随着一声汽笛长鸣,青海省首次发往俄罗斯彼尔姆市的中欧班列从青藏铁路公司格尔木车站驶出。班列编组41辆,运输的货物为青海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示范区生产的盐湖产品。
入伏后,“上山入海去草原”成为游客避暑的主要方式。作为避暑胜地之一的青海已经迎来旅游旺季,旅游市场持续升温,车票住宿已显紧张。
2015年青海省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到4亿美元,第三产业利用外资占比由2010年的5%提升到2015年的66%。“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更多民族企业正拓宽‘向西看’的国际视野,发掘与沿线国家增进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新机遇。”青海省商务厅厅长尚玉龙说。
在当日的展览上,土库曼斯坦驻华大使齐娜尔·鲁斯捷莫娃向来宾以实物、图片或视频形式,介绍土方的服饰、建筑、食物、工艺品、纺织品、运动项目、中文教材,特别是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的长篇小说《幸福鸟》汉译本。
青海是名副其实的锂资源大省。青海省政府数据显示,全省已探明锂资源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0%以上。“目前,青海已初步形成了盐湖提锂、碳酸锂、正负极材料锂电池制造等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锂产业加速向集群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青海省省长郝鹏说。
显示 258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