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伴随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我国经济回暖势头强劲。相关数据显示,1月制造业产需景气水平明显回暖,服务业恢复迅速,带动非制造业实现触底反弹,市场主体发展信心增强,经济增长的强大动能快速释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1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6.7%,环比下降2个百分点。显示在疫情波及面逐步扩大的影响下,非制造业供需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0月31日发布数据显示,10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8.7%,环比下降1.9个百分点。显示疫情持续给非制造业恢复带来不利影响,导致非制造业恢复力度不足。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6%,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环比下降,显示非制造业经营活动仍保持恢复,但恢复力度有所减弱。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1日发布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较上月上升5.9个百分点至47.8%,显示非制造业活动有所恢复,但指数水平均低于50%,非制造业恢复力度仍有待加强。
记者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获悉,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联合发布的2022年3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8.4%,环比下降3.2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1日发布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8.4%,环比下降3.2个百分点,显示非制造业供需增速较上月明显放缓。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了2021年12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7%,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由于非制造业没有综合指数,通常以商务活动指数来反映非制造业经济的总体变化。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显示,1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7%,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恢复步伐加快。
8月31日, 2021年8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出炉,数据为47.5%,环比下降5.8个百分点,为近一年半以来首次降至荣枯线之下。数据显示,8月份,在中国非制造业PMI各单项指数中,所有指数均有所下降,降幅在1.2-7.5个百分点之间。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0.9%、53.5%和52.9%,比上月回落0.1、1.7和1.3个百分点,但均持续位于临界点以上,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扩张态势。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21年5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2%,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在各单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投入品价格指数、销售价格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有所上升,存货指数与上月持平;新出口订单指数有所下降。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月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2.1%、56.4%和55.7%,高于上月0.7、0.2和0.4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位于年内最高点,并且连续9个月高于临界点。中国官方发布的这些最新经济数据,引起了多家外媒的持续关注。
美国供应管理学会(ISM)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5月份美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环比上升3.6点至45.4点,但仍低于荣枯线,显示多数服务相关行业继续萎缩。
美国供应管理学会5日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今年1月份美国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环比微升。这意味着美国非制造业已连续10年保持扩张。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10月份美国非制造业活动扩张速度继续加快,创2005年8月以来新高。报告显示,10月份美国非制造业活动指数为60.1,高于前月的59.8,已连续上升3个月。该指数高于50代表非制造业活动扩张,低于50意味着非制造业活动收缩。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7月美国非制造业活动扩张速度有所放缓,但大部分受访企业对经营状况和整体经济形势仍持乐观态度。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7月6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在新订单指数回升的带动下,6月美国非制造业活动扩张速度加快。数据显示,6月份美国非制造业活动指数为57.4,高于前月的56.9。该指数高于50代表非制造业活动扩张,低于50则意味着非制造业活动收缩。
美国供应管理协会4日发布的报告显示,5月份美国非制造业活动增速放缓,但就业指标增长强劲,显示非制造业活动仍具韧性。
1日,统计局发布的2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2%,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总体延续较快增长的运行态势。
显示 24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