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秒,跟随镜头一起领略非洲的独特魅力。
拥有超过14亿人口、约300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非洲,孕育着上千个不同文化习俗的民族和50多个不同特点的国家,有多样的气候、地理和历史,有挑战、有发展、有进步。只有深入了解非洲,才能打破陈见和误解,真正认识这个充满生机的多元大陆。
MV《一路欢笑一路歌》是中非友谊的生动写照,是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点击观看MV,让我们一起走进中非友谊的故事,感受这份跨越山海的深情厚谊!
暑假期间,在位于长沙的湖南高桥大市场的中非经贸博览会常设展馆内,“中非文化与经贸研学”活动受到欢迎。研学活动以学习非洲传统舞蹈、音乐、美术,利用VR技术沉浸式感受非洲风土人情等形式,加深青少年对非洲历史、文化的了解,增长见识、增进中非友谊。
2006年,中国菌草技术专家来到卢旺达开展菌草技术合作项目。如今,菌草技术以培训、教育、合作与援助等方式在40余个非洲国家落地生根,持续在这片土地上播撒希望和友谊。菌草不仅仅是“致富草”“幸福草”,更是连结中非的友谊草。
南京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江苏对非洲进出口1113.4亿元,同比增长27.5%。其中,出口819.8亿元,同比增长19%;进口293.7亿元,同比增长59%。
2024年8月27日至29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汽车标准化国际青年工程师交流活动举办。本次活动吸引了包括非洲6个国家在内的共计16个国家和地区的23位青年汽车工程师与中国汽车行业青年代表100余人参加。
在中国长沙,非洲的瑰宝正在绽放光彩。肯尼亚的鲜花、埃及的香水、南非的钻石和埃塞俄比亚的咖啡,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就像中国的电动汽车,还有时尚品牌,在非洲也越来越受欢迎。
湖南与非洲虽相隔万里,但随着近年来中非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两地交往日益密切。
加强技术人才培养,尤其是职业教育的拓展,既是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解决非洲人口困境、充分发挥人口红利的必然选择。近些年来,中国加强同非洲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提供技术人才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支持,在多个领域收效显著。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8月29日表示,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共同追求。中方愿同非方携手奔赴现代化新征程,共同为促进世界现代化和人类共同发展汇聚更强劲的动力。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8日表示,支持非洲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中方欢迎其他国家像中国一样加大对非洲重视投入,愿同国际社会携手,共促非洲发展繁荣,共同造福非洲人民。
在非洲,被称为“boda-boda”“tuk-tuk”的两轮、三轮摩托车长期以来都是当地交通的典型形象。如今,随着时代进步和技术发展,来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登陆非洲,正逐步改变当地街道面貌。
截至目前,52个非洲国家以及非洲联盟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非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非洲数字化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受到非洲国家高度重视,数字服务在非洲得到广泛应用。当前非洲数字化进程前景广阔,有着政策引领、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等机遇,同时也面临数字化基础设施不足、人才短缺等方面的挑战。
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江苏对非洲进出口1113.4亿元,同比增长27.5%。其中,出口819.8亿元,增长19%;进口293.7亿元,增长59%。
肯尼亚经济学家汉娜·赖德(中文名芮婉洁)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与西方国家和机构对非合作不同,中国充分考虑非洲国家的需求和能力,对非合作的鲜明特点是以非洲的需求为驱动。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8月26日表示,中国始终是非洲探索现代化发展新道路的有力推动者、开辟减贫新路径的重要贡献者,愿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为契机,继续与非洲携手推进减贫进程。
为遏制撒哈拉沙漠扩张,非洲国家近年来开展以“绿色长城”计划为核心的荒漠化治理,充分借鉴防治荒漠化的中国方案与技术,收获显著成效。
随着中非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合作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福建互联网企业积极参与“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响应非洲信息化发展需求,凭借领先技术或优质产品扬帆出海,促进中非数字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显示 931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中亚首条轻轨线路首批司机培训在津完成
中欧班列(成渝)今年前7月运输进出口货物超28万标箱
我国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双增长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