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发言人林剑28日表示,支持非洲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中方欢迎其他国家像中国一样加大对非洲重视投入,愿同国际社会携手,共促非洲发展繁荣,共同造福非洲人民。
在非洲,被称为“boda-boda”“tuk-tuk”的两轮、三轮摩托车长期以来都是当地交通的典型形象。如今,随着时代进步和技术发展,来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登陆非洲,正逐步改变当地街道面貌。
截至目前,52个非洲国家以及非洲联盟与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非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非洲数字化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受到非洲国家高度重视,数字服务在非洲得到广泛应用。当前非洲数字化进程前景广阔,有着政策引领、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等机遇,同时也面临数字化基础设施不足、人才短缺等方面的挑战。
据南京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江苏对非洲进出口1113.4亿元,同比增长27.5%。其中,出口819.8亿元,增长19%;进口293.7亿元,增长59%。
肯尼亚经济学家汉娜·赖德(中文名芮婉洁)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与西方国家和机构对非合作不同,中国充分考虑非洲国家的需求和能力,对非合作的鲜明特点是以非洲的需求为驱动。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8月26日表示,中国始终是非洲探索现代化发展新道路的有力推动者、开辟减贫新路径的重要贡献者,愿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为契机,继续与非洲携手推进减贫进程。
为遏制撒哈拉沙漠扩张,非洲国家近年来开展以“绿色长城”计划为核心的荒漠化治理,充分借鉴防治荒漠化的中国方案与技术,收获显著成效。
随着中非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合作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福建互联网企业积极参与“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响应非洲信息化发展需求,凭借领先技术或优质产品扬帆出海,促进中非数字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7月18日,由10名川渝企业家组成的考察团前往北非摩洛哥,寻找商机。这次考察活动是由非洲中国合作与发展协会(摩洛哥)重庆代表处组织,重点了解摩洛哥文旅、城建等领域的投资机遇。
丰富多元的中国产品日益走俏非洲。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到历史上的峰值2821亿美元,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对非出口同比大幅增长291%、109%、57%。
近日,在西非国家尼日利亚,由中企投资建设的尼日利亚联邦交通大学首批400余名学生完成了首个学期的学习,部分学生将利用暑期,依托中国提出的“筑梦丝路”青年发展计划等,在中国土木尼日利亚有限公司的轨道交通项目现场开展实践活动,提升本领。
“中非科技小院”是2019年启动的中非农业教育项目,由中国农业大学负责实施,面向非洲招收农业专业来华留学生。近6年来,该项目已在非洲12国招收了91名农业人才,这些学生也成为了中非深化合作的建设者和见证者。
今年以来,中国和非洲在基建领域合作又是收获满满。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全部机组实现发电并网目标、尼日利亚拉各斯轻轨红线项目一期通车、肯尼亚斯瓦克大坝主体建设完工……中非基建合作成果遍布非洲这片充满希望的大陆,提升了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水平,改善了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推动非洲工业化、现代化和一体化进程,为非洲发展打通新脉络。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刘俊峰8月20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回答有关提问时说,非洲是中国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重要伙伴,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中非发展合作主要在机制共建、务实合作、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由肯尼亚外交部组织的肯中合作重点项目参观考察活动8月14日在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拉开帷幕。非洲十余个国家的驻肯使节或代表、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周平剑、肯尼亚常务副外长辛欧埃等参加考察和座谈活动。
“中国粮的奇迹”让孔七不远万里来华求学——“我要像袁隆平一样,让家乡人民也可以自由地享用粮食,而不再担忧它的价格。”
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非洲电动摩托车市场规模将增长到50.7亿美元,成为当地可持续交通转型的主导产业。不断增长的市场前景让不少非洲企业积极与中国企业合作,生产和销售电动摩托车。
随着中国将“一带一路”项目投资转向规模更小、更环保、风险更低的项目,非洲将从中获益良多。
“红厅论坛·约翰内斯堡对话会:中国式现代化与非洲携手共进”8月1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
显示 920 条中的 81 到 10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