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是其经济韧性和全球互联互通的风向标。
西方不应夸大中国存在的经济问题,低估中国经济的韧性。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继续保持在三分之一左右,并将扩大其经济足迹。
全球基础设施正处于十字路口。可持续发展和气候适应能力的要求、新的地缘政治逆风、技术和连通性问题,以及正在进行的全球价值链重构,都要求重新思考基础设施的设计、建造和维护方式。
墨西哥工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研究所所长何塞·路易斯·德拉克鲁斯日前在墨西哥城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链条中扮演重要角色,近期经济指标在复杂外部形势下表现良好,展现强劲韧性和内生动力。
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金平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经济韧性将为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多正能量。
中国海关总署日前发布数据,今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外贸克服诸多不利影响,实现较快增长。
土耳其担保银行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土耳其前驻华外交官诺扬·罗拿日前在上海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专访时说,上半年中国经济克服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企稳回升,主要经济指标展现出中国经济韧性和活力。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中国较好地统筹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疫情防控,产业链供应链稳步恢复,中国经济展现出较强的活力和韧性。
中国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2021年中国经济“三季报”。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8231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8%。海外专家和舆论认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健恢复,展现出发展韧性与活力。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估计,2022年欧洲经济增长已经超过3%,失业率处于6.5%历史低点,工业生产下降幅度远低于预期。在欧元区,经济已经放缓,但2022年最后一个季度年化增长率达到2.1%。欧盟正在展示其经济韧性。
中国日前公布了2022年经济数据。按不变价格计算,中国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过去一年,受新冠疫情和粮食、能源、债务等多重危机影响,不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遇到较大困难。相较于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不超过2%的预期增长率,中国经济实现这一增速展现了强大韧性。
站在2023年的岁首,观察世界经济,各类挑战不断加剧,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在疫情、地缘政治冲突、供应链挑战、通胀压力等多重冲击下,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仍不乐观。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将更多目光投向东方,期待回稳向上的中国经济给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动能、提供强大支撑。
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1.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年均增速达16%;全国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年均增长率达36%……
总体上看,前7个月中国外贸扛住“压力测试”韧性更足,为全年外贸保稳提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持续加大,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生效,我国主要经济指标边际改善,国民经济总体恢复有所加快。
经过两个月的反弹之后,我国11月消费增速再次回落至4%以下。商务部23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高峰对此表示,受疫情多点散发、基数抬升等因素影响,11月份我国消费市场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展现出较强韧性。总体看,我国消费市场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
本文试图分析数字印太环境下的区域连通性和韧性。本文认为,连通性包括技术贸易、在线服务,以及数据保护、网络安全等互操作性机制。韧性则是指区域抵御一个或多个主要合作伙伴的政治、监管和经济行动所产生的冲击并从中恢复的能力。
今年上半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在疫情防控中,精准施策为实体经济赋能,多地GDP增速回到“正区间”。进入2020年“下半场”,陆续落地的一体化举措,还将为长三角区域经济注入新活力、打造新引擎。
日前,中国经济公布了2020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其中外贸逐月回稳的势头受到海内外高度关注。
据中国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数据,中国与拉美地区货物贸易总额达到4772.2亿元人民币,受疫情影响比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专家认为,中国与拉美间的贸易关系有足够韧性,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拉美国家相继复工复产,中拉经贸合作将迎来更大增长空间。
上海市统计局20日发布了一季度上海经济运行情况,2020年一季度,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为7856.62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7%。疫情严峻考验,对上海经济形成了明显的冲击和影响。与此同时,危中寻机,一些新经济行业显示出较高韧性,对冲不确定性,使得第三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降幅明显较窄。
显示 27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