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2019中国·贵州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在黔西南州安龙县开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作批示。
贵州92.5%的面积是山地和丘陵,过去以种植玉米、水稻、土豆等粮食作物为主。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当地大力发展特色水果、蔬菜、食用菌等扶贫产业,农业种植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贵州省2019年新增46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商标,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5.3%,全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商标总数增至344个,全国排名第八。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方涛介绍,预计今年底全省食用菌种植规模将达到30亿棒(万亩),产量110万吨,产值突破130亿元。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已累计带动55.5万贫困人口脱贫,占全省脱贫总人数的11.1%。
刚刚收完玉米和秸秆,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敬南镇巴布村的石山地里,密密麻麻的石头又露出来了。而村里一片约300亩的土地上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刚种下一年的桑树枝叶茂盛,很少看到裸露的石头。
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称第二届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以“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省级开发区为载体,以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十二个农业特色产业、五大重点服务业为主导,贵州800多家企事业单位组成交易团参加。
蔬菜基地集采集配签约大会在贵阳农产品物流园举行,现场意向成交量达20余万吨。
“文化体育+山地旅游”的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已助推黔西南形成生态、旅游、扶贫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2019年前三季度,贵州地区生产总值11513.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水平2.5个百分点,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在10月15日于贵州省盘州市妥乐村举行的2019妥乐论坛上,惠誉与中国经济信息社首次联合面向全球发布研究成果,双方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基础设施建设、电力、电信、消费品和汽车等行业市场带来机遇,让东盟国家更具潜力。
贵州经济蝶变的背后,是对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坚守,也是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品牌经济潜能释放的结果。通过打造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黔系列”品牌,贵州加速从粗放发展转向集约创新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15日,来自东盟、中亚等“一带一路”沿线25个国家的驻华使节、产业协会人士、企业家等代表齐聚贵州省盘州市妥乐村,共同探讨高效农业与减贫治理、“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产能与投资合作、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等议题。
10月7日,2019年国庆长假结束。利用第三方调查、贵州联通、贵州银联商务公司大数据综合评估,全省接待入黔游客2855.77万人次,同比增长23.91%;旅游收入434.05亿元,同比增长30.69%。
在地处云贵高原的贵州山区,昔日野生的猕猴桃经过改良,新的优良品种得到大范围栽种。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是贵州猕猴桃种植第一大县,种植面积达16.7万亩。
9月10日,在第九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上,由中国酒业协会、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仁怀市与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共同编制的世界酱香白酒产业基地核心区(仁怀)发展指数正式签约启动。该指数将对仁怀地区酱香白酒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综合量化评价。
“助力厕所革命 促进乡村振兴”公益行贵州石阡捐赠仪式近日在石阡县汤山中学举行。捐赠仪式上,石阡县收到价值280万元的厕所改造用品捐赠,将用于改善全县中小学师生的如厕环境,助力校园文明建设。
23日,“2019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走进贵州”系列活动的重要活动——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黔系列”品牌推介会在贵阳市拉开帷幕。本次活动在主流媒体平台的助力之下,将为推动贵州经济发展、深耕厚植“品牌强国”、服务地方做出有益探索。
8月22日,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和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办的2019“黔系列”品牌培训班在贵阳市隆重开课。会上,授课专家就农业品牌建设、品牌营销及创意、企业知识产权建设及信用建设、电商平台以及新媒体平台应用等进行了授课。“黔系列”100名企业负责人参会。
邢达说,“在消费扶贫工作中,最难的不是搭建技术平台,而是供给端的运营和服务,使用者得把购买力放到平台上来,需要在给他们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把供给侧的产品包括服务等相应的东西做好,这是整个消费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依托大数据管理,好孩子还将引入先进的会员管理体系。让粉丝不再只是品牌的单纯跟随者,而是有连接、有温度的品牌服务体验者。让消费者随时随地感受到高质量闭环服务,是“好孩子”正在全力推进的重大事项之一。
显示 448 条中的 381 到 40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