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近日主办的“疫情洗礼下中国外贸未来发展之路”线上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认为,受疫情影响,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流动,使全球价值链重组,中国外贸企业应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多举措调整应对。
多家美国研究机构的专家认为,尽管中国经济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呈现良好的复苏态势,但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仍面临国内外疫情和中美关系紧张相关的风险,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预计将使中国经常账户转向逆差,带来进行相应宏观政策调整的必要。
据内蒙古满洲里海关统计,上半年,满洲里口岸跨境班列共开行1336列,同比增长32.14%;运输115124标箱,同比增长34.76%。分析师调研发现,满洲里站通过应用数字化技术、升级营销策略、提高通关效率等举措,保障中欧班列持续平稳运行并实现货运量增长。
郝玉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承接空运、海运转移货源的中欧班列开行量增长迅速。6月下旬,作为中欧班列进出境的最主要通道,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开始出现拥堵。分析师实地走访发现,口岸在落实各项防疫措施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有效“疏堵”措施,拥堵情况有望得到改善。
发展改革委等近日发布《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业内专家认为,实施意见针对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务实举措,实施意见落实后,民营企业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积极性将显著增强。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正式宣告成立一年来,非洲联盟55个成员国中已有54个签署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议(AfCFTA),其中30个国家的立法机构已批准该协议。分析认为,非洲一体化的推进将释放出巨大潜力,也有利于打造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氢燃料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之一,行业部分人士将其评价为“终极方案”。它使用氢气作为燃料,排出物是水,不会污染空气。纯电动汽车与之相比,存在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等短板。据相关市场咨询机构预测,2030年前,氢燃料电池汽车将成为全球汽车市场中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汽车业深受打击,各国车企正在采取多种措施保持现金流以期平稳度过危机,同时车企并未放松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投资。
“北京、上海、深圳、海南和雄安应该率先禁售传统燃油车,公交车、网约车等车辆‘禁燃’可在2020年实现,私家车应在2030年实现。”第三方智库机构--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6月30日发布《中国传统燃油汽车退出进度研究与环境效益评估》提出上述建议。
全球疫情蔓延下,中国车企“走出去”的步伐依然坚定,全球各大车企“投资中国”也成常态。
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预计减少1900万辆,同比下跌21%。“好比一个欧洲市场突然消失了”。咨询公司AlixPartners在6月份发布的展望报告中提出上述判断。报告认为,从2015年至2019年,全球汽车业开始转型,大手笔投向电动化、自动驾驶等新技术领域,汽车企业和供应商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今后汽车行业更是将进入“盈利荒漠”。
智利央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5月,智利经济萎缩5.6%,受影响最严重的行业是商业和服务业,其次为制造业和建筑业,在服务业中,教育、交通、企业服务和餐馆、旅馆受冲击最为严重。截至目前,矿业对智利经济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但6月份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扩散严重,生产受到影响。
6月底发布《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国家开展投资贸易合作研究报告(2020年)》首次站在企业视角看待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近年来的合作。
国际产业合作平台GTI联合中国移动、印度巴蒂电信、日本软银、英国沃达丰、华为、高通等27家国际运营商和厂商发布5G全球通终端倡议,共推支持SA和NSA双模,700MHz、2.3GHz、2.6GHz、3.5GHz和4.9GHz多频段,以及5G消息等功能的5G多模多频终端成熟,为5G全球漫游及规模发展奠定基础。
“内地与澳门避免双重征税安排第四议定书落地生效,横琴一纳税人享首单免税待遇4000万元。”这则最新消息,揭示了珠澳正在加速打造大湾区优质发展新空间——此举减少了澳门特区政府在内地投资的税务成本,对珠澳两地经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重要作用。
继6月底商合杭铁路全线通车之后,近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暨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行,长三角经济动脉进一步打通,苏中苏北城市融入长三角“全面开花”。
《数据安全法(草案)》近日出台。专家认为,数据产业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各类数据活动催生新机遇,草案填补了政策和法律的鸿沟,数据产业、数据智能经济将迎来重大制度性红利。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支持郑州、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等5个中欧班列枢纽节点城市,开展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建设,意在加快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专家认为,中欧班列正在朝着高标准、市场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今年以来,外资增持人民币债券的步伐始终坚定,6月“债券通”首次迎来了俄罗斯投资者,服务范围扩展至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分析人士认为,短期来看,除非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出现重大反复,带动资金再度撤离新兴市场,否则外资机构增持中国债券的势头还会延续下去。
显示 2559 条中的 2021 到 204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