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自然资源丰富,是世界第14大经济体,经济连续28年保持增长,营商环境良好,全球三大评级机构均将其信用评为“AAA”最高评级,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与全球许多国家一样,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澳大利亚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使得投资前景不确定性显著增加。
中美关系因经贸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而变得持续紧张,身处美国的中国企业和华人对未来普遍感到担忧。中资企业和华人在疫情期间为所在社区和美国社会做出贡献,建立和巩固与社区之间的友善关系,预计这将在中美关系显著恶化和美国社会排外氛围变浓的情况下有助于在美投资的中国企业规避风险。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近日发布《平台经济与竞争政策观察(2020年)》称,平台经济在为全球发展注入巨大活力的同时,由其引发的竞争争议也持续发酵。特别是针对数字巨头的反垄断调查此起彼伏,如何重新理解数字市场,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秩序成为各国竞争政策改革的重要方向。
中国证监会近日批准上期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开展燃料油期货交易,成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期货市场继续推进国际化的有力举措。业界专家认为,随着原油、燃料油等品种打出国际化“组合拳”,相关能源产品的定价话语权有望进一步得到增强。 燃料油期货:能源期货产品“探路者”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埃及国内主要经济支柱受到重创,旅游业、外国投资等蒙受严重损失,近年来逐步向好的埃及经济发展势头被中断,多重社会问题亟待解决,这将使埃及经济韧性遭遇大考。
阿根廷经济已经连续两年出现萎缩,政府举高外债稳定本币汇率,不可持续的债务让其违约风险加剧。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本就脆弱的阿根廷经济更加艰难,政府严格的防疫措施使得经济几乎停摆,但阿根廷每日新增确诊病例还在攀升,疫情拐点尚未到来,全面开放经济仍有待时日。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近日在德国《商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没有任何国家能仅凭一己之力克服疫情危机。因为病毒不是某个国家或民族的敌人,而是全人类的公敌。战胜它的最好方式就是携手合作,互帮互助。”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月3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6%,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势头,其中非制造业回升力度较上月有所增强。不过,市场需求恢复相对较慢,积极扩大内需仍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
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这一重大战略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方案》提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三个阶段目标,在诸多关键制度领域实现突破。
疫情期间,欧盟政客公开警示、德国政府修改《对外贸易法》,都传递出清晰信号:要收紧外资收购门槛。德国各界也不断提出警示,要注意那些已经有中国企业入股的德国公司,在疫情下被中国企业全额收购。
今年以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继续保持增长。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3月,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2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占同期总额的17.3%。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财政赤字规模增加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发行1万亿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出炉,两个“1万亿元”就迅速占领各大媒体头条。据计算:新增1万亿元后,今年赤字达到3.76万亿元,加上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约占中国GDP总量4.1%。
世界经济格局暗流涌动,原有运行秩序和竞合逻辑酝酿巨变,世界经济格局或已接近从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在疫情影响下,“一带一路”等新型全球公共产品将更受倚重,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将更为多元。
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有关“数字税”的提案引发市场关注。丁磊在提案中建议,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数字税”预判研究和储备应对。
随着欧洲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日益严峻,向中医求助的人也从最初以华人为主,慢慢扩大到当地人,且比例呈上升趋势。
疫情期间,全球海运、空运受阻,大量国际邮件积压,但横贯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成为一条疏运国际邮件的“绿色通道”,为疏运积压国际邮件开辟出一条新通道。中欧班列国际邮包专列的成功开行,不仅得益于国际铁路运邮规则的改写,也与重庆构建出国际铁路运邮智能化通关新模式密切相关。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在中西部地区增设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增加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上海近日发布了《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促进产业投资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复制一批特斯拉项目、推进一批新动能产业、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园区,通过打出扩大投资政策的“组合拳”,高标准筑巢、高质量引凤。
显示 2559 条中的 2101 到 21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