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RCEP将为海南服务贸易发展等方面带来机遇,但RCEP的开放承诺与海南自贸港现有政策重合度较高,可能冲击海南自贸港制度性红利。RCEP各项政策生效前,海南自贸港有6至11年左右的窗口期,建议海南抓住窗口期,尽快推动已有政策落地,按时启动全岛封关运行。
自今年1月1日英国正式退出欧洲单一市场与欧盟关税同盟以来,英欧之间双边贸易额出现明显下滑。业界人士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和脱欧的后续效应对此都造成一定影响。虽然目前尚难厘清彼此的因果关系,但该双重打击对英国贸易的影响预计还会继续下去。
去年 7 月提出的欧盟氢能战略旨在大力支持绿色氢能的发展。为尽快扩大欧洲的氢能源市场,今年5月中旬欧洲议会批准“蓝氢”作为过渡技术的动议。德国在海外氢能合作项目有望于2023年投产。
拜登政府力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并抢占技术制高点,预计美国氢能产业将转向绿色氢能在交通和电力等领域的应用,石油化工等传统行业基于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制氢和利用增长将较为有限。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在此背景下,欧洲各国出台了许多鼓励创新的政策,其中包括“专利盒”。其核心在于对企业通过专利及其他知识产权获取的规定形式的收入适用较低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马来西亚医疗器械的出口量在2018年达到230亿令吉,2019年达到239亿令吉。即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行业的出口表现仍是稳步增长,去年1-8月出口额达174亿令吉。
尽管疫情对肯尼亚建筑和房地产业投资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但预计2021年房地产业将吸引大量外资流入。
2021新国际物流生态峰会上发布的《国际物流产业数字化发展报告》称,国际物流数字化的全面普及已成为行业共识,高达76.93%的从业者认为,5年内,在国际物流行业,数字化技术与服务即可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和渗透。
在全球跨国投资低迷的背景下,我国吸收外资逆势“飘红”。受访外资企业告诉记者,我国消费升级和消费数字化趋势明显,企业希望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多准入,更多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新加坡贸工部5月25日宣布,鉴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新冠肺炎疫情中经济同时存在上行和下行风险,暂时维持对2021年全年经济增长4%至6%的预测不变。同时预计今年新加坡将有更多经济部门出现复苏,复苏步伐可能会比先前预期的更加不均衡。
近日,美财政部官员在二十国集团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相关会议上提议,为跨国企业全球利润设定最低15%的税率,以推动国际税收体制改革谈判。观察人士认为,此举是另一种形式的“美国优先”,意在配合拜登政府为巨额基建计划筹资而推行的增税计划,维持美国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并借此修复一度紧张的美欧关系。
清华大学国际争端解决研究院研究员周晓燕表示,中欧投资协定是一份互利共赢的协定,有利于中国、有利于欧盟、有利于世界,中欧双方应对谈判成果及其对未来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进行客观理性评判。
近日,发展改革委宣布无限期暂停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的一切活动。“暂停对话”对中澳经贸关系有何影响?澳方是否会如期核准RCEP?中澳关系是否会出现转机?围绕这些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自《出口管制法》2020年10月17日、12月1日起实施以来,不少企业都对其中第五条提到的出口管制指南翘首以盼。本文将对《关于两用物项和技术出口经营者建立内部出口控制机制的指导意见》进行简要评述,并结合《指南》内容力图对《出口管制法》中的几个重要概念的未来走向进行研讨,供出口企业参考。
来自地方的力量已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的重要动力源。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当下,各地依然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十四五”时期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抓手,广东、江西、陕西等省份最近陆续发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
不少“一带一路”项目面临着地缘政治动荡、项目资金不稳定、建设周期较长、债务风险较高等挑战,通过传统的银行信贷难以有效满足其投融资需求。银行需转变传统信贷思维,以更开放的投行思维解决“一带一路”投融资的可持续性。
5月3日,新西兰总理杰辛达·阿德恩在奥克兰举行的新西兰中国商业峰会上表示,新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发展打下基础。近年来两国务实合作成果丰硕,今年初中新自贸协定(FTA)正式升级到2.0版本,在西方国家尚属首例。
北京肩负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任,“两区”建设是中央支持北京开放发展的重大政策,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赋予北京的重大机遇。 观察“北京样本”,可在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探索、提炼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显示 2788 条中的 1721 到 1740 条结果
阿根廷举行兰花博览会
镜观世界丨魅力莫斯科
第二届“中国在卢汉”文化节在阿根廷举行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