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云产业从疯狂扩张期向稳健发展期过渡,此前50%-60%高增长已经普遍下降至10%-20%,利润不断收窄。相比之下,东南亚11国拥有约4亿互联网人口,印尼、菲律宾、泰国等多个国家云计算市场增速均在60%左右,远超欧美,被视为全球互联网经济的下个火车头。
2023年全球产业链绿色化浪潮中,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凭借其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势,迅速崛起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重要力量。五菱宏光在越南和泰国上市、比亚迪、长城汽车、哪吒汽车等多家车企布局海外乘用车工厂……一系列信息表明,中国电动汽车“出海”东南亚市场浪潮已至。
2023年11月1日,中国援助萨摩亚农业技术项目荣获由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等七家单位评选的第四届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推进的大背景下,河钢集团有限公司加快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启动斯梅德雷沃钢厂并购项目,快速实现“全球资源保障平台、全球钢铁制造平台、全球营销服务平台”为支撑的产业链全球化布局,打造出了一个深化国际产能合作的典型样板。
近年来,云天化集团把开拓对缅农业合作确定为长期战略方向,通过“贸易+ 金融+ 服务”一体化集成解决方案,为缅甸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产品服务、人才培养,助力中缅经济走廊建设,成为农业产业链上“走出去”企业的典型代表。
今年上半年,复星集团实现海外收入440.9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45.4%。复星集团的全球化已走过16年路程,在超3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产业布局,全球员工超10万人。作为一家以投资为导向的民营企业,其海外业务布局有何特点?拓展海外业务,如何平衡收益与风险?
目前,希森集团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主要是品种的试种和推广,以及技术输出和试用。未来,希森集团将帮助这些国家建立种薯育繁推体系,打破发展瓶颈,共享发展成果。
塔什干海螺水泥项目是海螺集团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的第二个水泥项目,自2017年以来,该企业先后在乌兹别克斯坦落地三个项目,已投资近4.5亿美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岗位近3000个,实现年产值约3亿美元。
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宇通集团与哈萨克斯坦卡斯杰赫纳公司签订了“关于共同成立哈萨克斯坦-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和工程人员培训中心”的协议,成为中国汽车工业深耕以哈萨克斯坦为代表的中亚地区的典型案例。
吉利入股以来,宝腾汽车重回马拉西亚汽车市场的销量亚军,快速扭亏为盈并完成品牌复兴,还将助力该国汽车产业转型。“宝腾模式”被视为吉利全球化战略的新名片,也是中国车企出海的新标杆。吉利将进入“产品、技术、人才、管理”全产业链输出的全球化新阶段。
中国与老挝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积极推进贸易投资合作,共建中老命运共同体,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2020年,亚钾国际在老挝启动百万吨/年钾肥扩建项目,三年时间里建成东南亚最大的钾肥厂。这一项目的建成助力当地政府的招商引资,推进老挝的工业化发展,也有助于解决我国钾肥供应短缺问题,形成双赢的良好局面。
实惠的价格、标准化的包装,简便的冲泡方式,再加上“从茶园直接到茶壶”的诱人宣传标语,立顿茶上市后便在欧洲和美国收获了巨大的成功。仅在1893年芝加哥世界博览会,立顿就了售出 100 万包立顿茶。
巴西矿冶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不断开拓铌技术在中国重点产业的应用场景,通过技术研发推动产品销售。如今,该公司正在转换赛道,欲通过优势研发力量开拓中国新能源电池市场。
津巴布韦是非洲最大的烟草生产国,也是全球主要烟草生产国之一。烟草是津巴布韦的第二大外汇收入来源,中国和南非是主要买家。2005年,天泽公司在津巴布韦成立,在当地开展烟叶种植的订单管理,向农场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服务,不仅帮助摆脱烟草产量持续下滑的不利局面,也保证了津巴布韦优质烟草面向中国市场的稳定供应。
近年来,中国车企加快了进入日本市场的步伐,并凭借其物美价廉的产品,赢得了日本消费者信任。专家认为,在全球脱碳努力推动下,电动汽车必定成为未来主流,并给中国车企提供了反超日本的机会。
作为服务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的交通主力,888辆宇通纯电动客车备受关注,卡塔尔也成为中东地区首个实现客车大规模电动化的国家。随着KD工厂在卡塔尔自贸区建立,宇通还将与卡塔尔各方在公共交通绿色化转型领域开展持续深入合作。
中国三峡集团2020年开始进入西班牙新能源发电产业,不到三年时间出资并购了3个项目约37个新能源发电场,成为投资可再生能源发电市场的新兴力量,在西班牙这个欧洲最大的光伏市场站稳脚跟。
中国远景科技集团今年7月与西班牙政府签署了有关建设“零碳产业园”的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在西班牙西南部开设超大型零排放电动汽车电池厂、绿氢工厂、智能风电厂和数字产品创研发中心。这一项目得以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西班牙政府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从而得到当地政府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达到了合作共赢目的。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不断加大对东南亚地区的产业投资,持续精耕东南亚市场,秉持“互利共赢”理念,注重本土化发展策略与品质保障,目前已在东南亚市场取得了明显效果。
中资印尼德龙工业园位于印尼苏拉威西岛,经过中国创业者们8年的艰苦奋斗,已经初步建成发展为全球镍铁和不锈钢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培训、促进就业、履行社会责任等多方面发力,助力当地镍产业发展提质升级。
显示 212 条中的 21 到 4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