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履带到顶部高23.5米,有8层楼那么高;自重2000吨,零部件全部拆卸后要装40节火车皮;用来挖东西的巨大铲斗,足以容纳300人。这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无霸,就是由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公司自行研发和制造的。
在纳西民族乡,村民几乎户户种植葡萄、家家都会酿制葡萄酒。当地酿造葡萄酒的历史有百余年,如今葡萄产业已成为纳西民族乡远近闻名的“紫色名片”。
今年6月15日是第十个“全国低碳日”。生态环境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当日在山东济南举行的2022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以“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丽家园”为主题,旨在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汇聚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合力。
6月10日,尽管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家住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龙街镇的郑尧,仍然像往常一样,和工友在光伏电站的食用菌基地采收蘑菇,“每个小时10元,一个月可以上20多天班。”
中哈两国海关关员15日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共同对中亚天然气流量数据进行读取,结果显示,截至目前,中亚天然气向中国西气东输管网累计输气突破4000亿立方米。
15日,莆田、泉州鞋业“手拉手”供需对接活动在莆田顺利举办;现场共有6家泉州、莆田鞋企达成合作意向,鞋类产品加工订单超过650万双,总金额约3亿元(人民币,下同)。
15日,新一批时速350公里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整装待发,即将投入到京广高铁高标示范运营当中。届时,将有更多旅客体验到智能舒适的新型复兴号动车组。
15日,由印尼央行西爪哇省代表处主办的2022年西爪哇产业会议在该省首府万隆市举行,中国银行雅加达分行作为唯一一家外资金融机构受邀参加。
正值2022年中国“全国低碳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15日宣布,经过近10个月研发制造,中国海上首个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设备建造全部完成。
中德友城论坛绿色合作分论坛6月15日线上举行。该论坛聚焦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围绕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友城在绿色发展领域合作新机遇等进行研讨,搭建交流合作新平台。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2022年1-5月,山东省交通网络畅通、物流运行顺畅,货运物流主要运行指标持续向好。
2022年一季度,北京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3873.6亿元,同比增长7.2%,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1.2%,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北京将提升数字消费能级,力争到2025年直播电商成交额超过2万亿元。
记者15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获悉,在900吨龙门吊的吊装下,重达601吨的渤中29-6油田开发项目WHPA(井口A平台)西组块甲板片,在海油工程天津智能化制造基地成功完成空间就位。
中国首台商业化氢内燃机重卡15日在济南正式发布。
可满足半导体应用的CVD钻石、区块链电子印章、能还原自然界98%色彩的显示屏、玻璃碎片分选机、智能安全头盔......随着“科大硅谷”的建设,安徽合肥高新区一项项科技成果正加快从实验室“走出”,在市场上“落地开花”。
走进海南生态软件园,树林掩映之下,许多建筑都安装了“帽檐”。建筑师栾虎子解释,这种大角度遮阳体系设计,让部分区域不需要接入空调,“只为减少哪怕‘一度电’的消耗”。
盛夏,赣南山区,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麟潭乡龙峰林场又到了草木葱茏的季节。一早,麟潭乡独石村村支书黄德顺就和另外2位护林员上山巡护。“现在,我们把这片林场看得更重了,这里的好空气每吨能‘卖’50元。”黄德顺说。
中国海油14日对外宣布,随着在南海莺歌海顺利完成海底气井放喷测试作业,中国首套国产化深水水下采油树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已具备深水水下采油树成套装备的设计建造和应用能力。
河南省政府新闻办14日通报称,该省设立1500亿元规模基金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6月14日凌晨,经过2小时的连续奋战,由广湛公司建设、中铁二十五局承建的广湛高铁广珠广茂联络线首座连续梁顺利合龙,标志着项目施工建设取得新进展,为后续架梁施工奠定基础。
显示 11935 条中的 3381 到 3400 条结果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中老铁路加强养护迎暑运
新华全媒+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开幕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