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国大地,一处处曾经沉睡的工矿遗存“活”起来,由此带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正在“火”起来。从废弃到唤醒再到蝶变、升级,工矿遗存的重生之路折射出新时代中国经济跨越关口、贯彻新发展理念、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记者12日从中铁四局了解到,由该局承建的深圳市东部过境高速近日顺利完成全线首段水稳试验段摊铺,标志着东部过境高速路面工程施工正式拉开帷幕。
中国石油大庆油田12日发布消息,一季度,该油田积极应对资源接替、技术瓶颈、疫情防控等矛盾和挑战,完成国内外油气产量当量1061.38万吨,按计划完成产量目标任务,迎来了首季“开门红”。
26吨血橙搭乘冷链货车,12日从重庆市荣昌区清流镇马草村出发,将通过陆海新通道公海联运经广西钦州出口至新加坡,全程用时约6天。
12日,在江苏无锡市惠山区的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江苏段工程现场,工人们在70米高空完成了跨越沪蓉高速和横泽河的架线任务。这标志着该特高压江苏段线路工程最后一次高风险跨越步骤圆满完成。
4月12日,中国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组织召开2022年珠江水系航运规划领导小组会议。记者从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珠江水系内河水运重点项目投资将创历史新高,纳入中国交通运输部规划项目库的48个项目合计总投资超过1700亿元人民币。
记者12日从蜀道集团获悉,隆黄铁路(隆叙段)扩能改造工程新通草坳隧道顺利贯通,这也是全线23座隧道中首座贯通的隧道。
中国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12日凌晨,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成功入模,常益长高铁关键控制性工程——沅江特大桥主跨顺利合龙,实现全桥贯通。至此,常益长高铁主体工程全部完成,为确保常益段铺轨开启“倒计时”模式。
中国海油11日宣布,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一号”在南海东部珠江口盆地海域成功滑移下水并精准就位,标志着中国深水超大型导管架成套关键技术和安装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4月8日,由中方援助的太阳能路灯维修项目开工仪式在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烈士大道举行,中国驻中非使馆临时代办单承林、中非能源部办公厅主任科隆加托以及中非国家电力局长、中非能源部官员和中方承建单位代表等十余人出席活动。
近日,天津市发改委、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会同相关单位研究制定了《关于振作天津市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11日,青海省果洛州2022年度投资项目集中开复工仪式在果洛州玛沁县举行,标志着黄河上游在建海拔最高、装机最大水电站——玛尔挡水电站建设项目、果洛州玛沁县30万千瓦“光牧储”多能互补综合一体化项目等重点项目正式复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1日发布2022年3月汽车工业产销情况:1-3月,中国汽车产销648.4万辆和650.9万辆,同比增长2.0%和0.2%,增速比1-2月回落6.8个百分点和7.3个百分点。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1日披露,2022年一季度,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ACI为42,较2021年四季度回升18点,处于绿灯区,汽车产业在正常区间运行。
4月1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2022年(第一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海口会场在海南迎宾馆举行。此次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海口市共签约项目36个,计划总投资额130.2亿元。
据中建八局11日消息,广交会展馆四期项目钢结构工程4月10日全面封顶,接下来转入金属屋面、玻璃幕墙和精装修装饰等全专业交互施工阶段。新展馆预计将于2022年秋交会正式投入使用。
记者11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获悉,当地将推动建设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促进重点快递企业在南宁市设立面向东盟的区域总部,将南宁市打造成为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0日共同发布《能源蓝皮书:中国能源发展前沿报告(2021)》。蓝皮书预测到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9.5万亿千瓦时,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约为38%,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达到52%。
经过1000多名施工人员连续8小时的深夜鏖战,中(国)越(南)国际通道重要组成部分弥(勒)蒙(自)高铁接入南(宁)昆(明)高铁的道岔施工11日完成,标志着弥蒙高铁成功连通中国高铁网。
记者11日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获悉,1至3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648.4万辆和65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和0.2%,一季度我国汽车产销量持续同比稳步增长。
显示 11977 条中的 4301 到 4320 条结果
探访珠恩嘎达布其口岸
“新红专”轮亮相海口
新华全媒+丨北京发出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